尹星
主持人:滬指接連在本周破了泛舟設定的短中期支撐位,是否破前期低點?給句痛快話。
泛舟:我維持之前的觀點,一旦2530點被有效擊穿,就是新一輪的震蕩。在這之上三個月內堆積的量大家自己可以去看下,這個環境下,誰去解放?向上沒空間了,那么要為下一次反彈打出空間怎么辦?只能往下。不過這個運行的模式會比較溫和。
主持人:此話怎講?
泛舟:疾風驟雨的震蕩,一般都是牛市見頂之后及震蕩勢大級別反彈結束時才會出現。現在在大周期內屬于縮量單邊下行階段,很難出現連續的寬幅震蕩,都是以類似這周小陰小陽外帶一兩根中陰線組成。而且下行的主力就是白馬。本周的整體格局非常吻合這一特征。
主持人:是的,不少學員來問我,你選的幾家可長期投資的銀行類公司,已經有一家在本周股價觸及首次介入位,是否可以按照你說的模式分批介入長線持有?還有就是,沒被你選到的公司,已跌破標準不少空間了,能否投資?
泛舟:只要是我選擇的公司,當然可以!課上我也說了,對待這些銀行股,長線投資的分批介入方法。記得兩點,怎么分批及持有周期。沒有選的,我就不知道了,一則精力有限,無法所有公司都覆蓋,二則既然是精挑細選了,就按照這個標準來。自己碗里的都沒吃光,還在惦記別人鍋內的?這環境你有這么大胃口嗎?
主持人:好吧,僅限三家公司,而且你當時也說了,按照極限下跌都有跌過標準15%左右的,所以人性化地安排了一個分批的方法。投資的難點就是自我取舍的平衡。
泛舟:買了怕跌,賣了怕漲。大多數人都這樣。與其怕這些,不如多想想怎么選股選時。為何怕?因為選的都是錯的,不自信。所以別本末倒置。而且投資和交易不同,本來就是一個長期行為。千萬不要帶入短線情緒,這是另一個層面的事。
別看指數不咋的,在全年最低迷的本月內,也僅僅三四個交易日完全沒有什么可看。短線是每天在戰斗不斷積累經驗,長線是做足功課慢慢投資,利用時間的力量享受高溢價。前者的難點是容易被反復修理,后者則是錯一個可能是一兩年甚至更久的時光過去了,結果發現攔腰再攔腰。按照我的性格,就喜歡前者,行不行給個痛快,不行我走。行我繼續看看。別磨磨唧唧,給我個幾年的承諾到頭一場空,人有幾個幾年?我是受不了的。每個人都要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資模式。
主持人:確實如此,即便在單邊下行的本周,短線信號依然觸發了幾次。后面空間多大?這環境敢下多少倉?這都是另外一回事,有沒有信號才是關鍵。
泛舟:大家做投資,一定要摒棄一種觀念,就是環境不好,政策不好,系統不好,身體不好,頻繁上廁所導致機會錯失,領導不好,一直讓開會所以沒買。
主持人:就是為自己的錯誤找理由唄。
泛舟:其實就是自己沒信心,不確定。所以沒法下手。下手了的都折。這是一個怪圈,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既然在好的環境都賺不到錢,現在何必拿重倉去玩呢?這不是明著送錢給市場?你必須練,但沒成形前,一定要輕倉。慢慢練你會明白的。這環境不算差。而且明年有兩次大機會。一次是大級別反彈,一次是大周期也就是大牛市的開啟。我覺得留給你練的時間不多了。
短期指數我這段時期反復說,也不重復觀點了。等到哪天我如果看出個指數見底的大概,也會在這里提醒各位的。
堅持下去,勝利就在眼前了。
主持人:11月中旬之后,蕭蕭就連續四周強調,12月要以防御為主。本周50指數盤中創7月以來的新低,是不是指引市場要破2449的低點了,你一直講,1月之后展開春季行情,是不是早就瞄著這個時間點?
海風若雨蕭蕭:“市場行不行你就看50”,這不是空話而是實話,你去對比9月最后2周50指數走勢和10月下旬市場從2449開始反彈時的走勢你就明白了,為什么出了那么多利好,但是我11月中旬就告訴你,反彈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了。9月下旬的50指數是主動進攻的姿態,而到10月,市場“ICU底”開始反彈站上2700點了,50指數卻越走越弱,你還指望市場能有多好表現?結合歷史經驗分析,12月以防御為主的思路肯定錯不了。
主持人:目前50指數有趨勢破位感覺。
海風若雨蕭蕭:但是對市場沖擊力度會小于前面兩輪,這與政策環境有關,更與藍籌股持倉的集中度密切相關。2018年50指數其實經過三輪沖擊,2月美股暴跌是第一輪,帶動市場10個交易日重挫了約17%,5-7月貿易爭端是第二輪,帶動市場跌了約19%,目前是第三輪沖擊,持倉集中度最高的2月沖擊波最強,其次就是5-7月的周線七連陰,目前政策面維穩意圖已經非常明確的情況下,加上貿易爭端90天緩沖期還在,沖擊力度會小于前面兩輪,而且我認為,這第三輪的沖擊應該就是“最后一跌”了,對市場影響大概會在10-15%之間,估計指數低點會落在2420到2330之間,這之后,就應該是一段春季行情了,這也是我跟你一直講1月之后才有春季行情的基本思路。當然那只看得見的手不能閑不住又去強行扭轉這個趨勢,市場的事情最好還是讓市場去解決,過去三年來教訓證明,你可以延緩速度,改變節奏,卻改變不了整個方向。
主持人:本周一你就在日評中公開指出賽格的科創板機會,后期市場表現也驗證了“有主題無主流”的市場現狀,這與市場整體的跌勢形成鮮明對比,這是不是春季行情的一種思路?
海風若雨蕭蕭:歷年來春季行情都是以主題投資為主的,比如2017年我們炒一路一帶,2016年炒VR和無人駕駛等等,2018年我們主打的不就是工業互聯網嗎?所以即將到來的2019年春季行情也不例外,賽格并不是偶然現象,首先,科創這個主題是政策力度最給力的方向,毋庸置疑。其次,科創與雄安不同在于,雄安的產業鏈很長,從基建到環保,從河北本地股到京津冀周邊城市群的上市公司都可以挖掘,所以會出現每一輪領漲品種都不一樣的現象,科創其實無論你是“孵化器”還是“獨角獸”有極大的局限性,沒有多少股票具備炒作條件,所以賽格這樣跌回來再來一波也就不奇怪了,這也會是一種市場炒作的套路。
主持人:咱倆一邊看盤一邊聊著,模仿秀果然又出現了。
海風若雨蕭蕭:相信大伙這下就都明白這個套路了吧。低價股炒作不會漲到天上去,但是我們可以在天地之間循環幾輪嘛,所以市場是很聰明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賽格作榜樣,類似品種都會照葫蘆畫瓢,有樣學樣的。目前科創還在炒朦朧階段,待具體細則落實下來,市場就會按照細則去排查上市公司,投資的公司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的,還會迎來一輪爆炒機會。
主持人:本周市場持續走弱,驕陽覺得原因是什么?
驕陽:外盤持續大跌肯定是一個因素,這點大家都知道。從內因來說,我們自身的經濟結構調整還沒有完成,也是一個因素。市場層面看,前期吸引資金的兩大板塊見頂后,市場難以尋找到能夠再度帶起人氣和資金的板塊來繼續發動,這就造成了量能上的不足,這是技術助跌的主要方面。技術上想要改變弱勢局面,必須首先要改變量能的結構,要知道上波行情也是形成了5、10、20、30日周期的絕對多頭量后才走出來的。
主持人:有沒有可能快速縮量后快速放量拉起迅速擺脫頹勢呢?畢竟政策底附近隨時可能再出現某些利好因素。
驕陽:從博弈政策的角度上看,可以這樣預期,從技術結構來說,這里是10日周期低量,可以醞釀基于10日周期量結構的反彈,但是想要迅速擺脫困局很難。首先,大金融、創投前期的上漲更多來自于激進的市場預期,并無業績支持。前期參與炒作的資金都明白這點,更多的是博弈超跌后的政策底所帶來的短期人氣。但這次炒作帶來了大量的套牢盤,資金不太可能給這些人解套,就算強勢維持震蕩格局,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判斷究竟是否具有再次發動的機會,如貿然快速發動,還會帶來套牢盤大量釋放,反而在弱市中有助跌效果,我想這點很多人都明白。從這點來看,市場后市將進入復雜調整結構。
主持人:盤面弱勢下,結構性機會是否存在?
驕陽:從MACD位置來看,指數這里未來可能出現一個大跨度的底背離或者雙底,畢竟指數要創新低很容易,但是MACD想要創新低很難,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繼續探底,MACD反彈預期就有了,結合政策底護盤預期,就算下跌空間也有限。在這種狀態下,我想游資也好機構也罷,應該清楚,下跌對于布局一些基本面或者技術面優秀的個股是有好處的,所以結構性行情一定會有。但從整體市場的格局看,技術不太可能立刻轉好,更多的是好了再壞,壞了再好,量能上也很難有持續期盼,更多的也是縮了再放,放了再所縮。所以市場如果有結構性機會很可能在于低估白馬的反彈或者是低價低位品種的突然拉升。前者無外乎是博弈技術超跌的差價,后者主要博弈的是自身對指數反彈的預期和易控盤個股的節奏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