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波
摘要:雛雞的生長發育還不完善,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差,體溫調節能力不強,易受不良環境的影響而出現生長發育受阻,體質下降,死亡率升高的現象,從而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雞舍、飼料、藥物、人員等的準備工作。
關鍵詞:雛雞;育雛;環境;溫度;消毒;飼料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19-01
雛雞是肉雞養殖的基礎,其飼養管理的好壞影響著雛雞的質量,進而影響著成年肉雞的生產性能,因此育雛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提供適宜的養殖環境,做好飼料、藥物等貯備工作,還要安排好固定的飼養人員,以保證進雛后工作的正常進行。
1 做好雞舍準備工作
根據本場養殖條件選擇適宜的飼養方式,不同的飼養方式,育雛舍的準備工作不同,如果采取的是地面平養,要至少在進雛前l周鋪設新鮮墊料,要求厚度為5—10 cm,目的是隔離雛雞和地板,起到保溫的作用。應選擇吸水性好,質地疏松,干凈衛生,不含有昆蟲,沒有霉變的墊料,其中也不能混有其他如釘子、鐵絲、玻璃片等尖銳異物。鋪墊料時在第一周只在雞群活動的范圍鋪設,第二周在擴群時提前將需要擴展的地面上鋪墊料,同時在第一次鋪的墊料上再撒一些墊料,以保持柔軟、干凈。以后每擴群一次都需要按照此方法實施。如果要采用的是網上平養的方式,則要提前鋪設好塑料網,然后做好檢查工作,重點檢查網床的牢固性、塑料網是否有漏洞的地方,連接處是否平整,以免對雛雞造成損傷。
雛雞進舍前要對雞舍以及設備做好檢修工作,檢查雞舍的墻壁、門窗是否有漏洞的地方,舍內設備、設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舍內的料盤、飲水器的數量是否充足,以保證每只雞都能同時吃料、飲水,舍內的供電系統、供水系統以及控溫系統等也要認真的檢修。根據所要飼養的肉雞數量確定雞舍面積的大小,設置合理的飼養密度。
2 做好雞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在育雛前需要對雞舍周圍、雞舍內環境以及設備設施進行徹底的清洗。先將雞舍周圍環境中的垃圾、糞便、羽毛等清理干凈,然后將雞舍內地面、網床、墻壁等處的糞污進行清掃,尤其要注意雞舍的死角部位,然后再使用高壓水槍進行徹底的沖洗,以將上面附著的灰塵和雜物沖刷干凈。對于頑固的污物,需要用水浸泡,待污物泡軟后再用硬刷刷洗,最后用水沖洗。沖洗后要將雞舍的全部門窗打開,進行充分的通風,將舍內濕氣排出,使雞舍保持干燥。
待雞舍干燥后要進行全面的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殺滅舍內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雛雞感染疾病的幾率。不同的地方、不同設備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火焰消毒法,方法是在雞舍的墻壁、地面干燥后使用火焰對雞舍內不怕燃燒的物品,如墻壁、地面、籠具等消毒,以將殘存的羽毛、糞便和皮屑清除,在使用這種方法消毒時要注意不能與受熱易變形,或者易燃的設備接觸,并且在消毒時要均勻且有一定的停留時間。藥液消毒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所選擇的藥液要求廣譜、高效、低價,如百毒殺等消毒藥,在使用時要按照說明書上的規定濃度配比消毒液,并且最好使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消毒藥交替使用,以免細菌產生耐藥性。對于地面平養需要鋪墊料的雞舍,則需要在鋪設墊料后再消毒,采用網上平養的雞舍則需要檢修后再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時要嚴格控制藥物的濃度和使用劑量,消毒時藥物與避免與人的皮膚接觸,注意安全。還有一種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熏蒸消毒法,實施時要根據疫病的流行情況和雞場所處的位置選擇適宜的消毒級別,一般一級消毒每立方米空間消毒藥的用量為甲醛14 mL,高錳酸鉀7g,水14 mL;二級消毒,甲醛28 mL、高錳酸鉀14 g、水28 mL;三級消毒,甲醛42 mL、高錳酸鉀21g、水42 mL。在熏蒸前要將雞舍密閉好,將舍溫升到25℃以上,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上。消毒時要將墊料鋪好,將所有的用具都放在雞舍內一同熏蒸消毒,需要熏蒸24 h以上。待消毒完成后需要將門窗打開進行通風換氣,待甲醛氣體散盡后才可進雛。
3 做好雞舍人員、飼料、藥物的準備工作
雞舍的準備、清洗和消毒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人員、飼料、藥物等的準備丁作。在養殖開始前就要選好飼養人員,要求飼養員具備一定的養雞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有責任心,根據養殖數量來確定飼養人員的數量。有必要在上崗前對飼養人員進行培訓,以增強飼養人員的技術水平,并要求明確工作責任,確定獎罰制度,調動工作積極性。做好飼料的準備工作,根據雛雞的數量和生長發育情況準備充足的飼料,確保飼料營養全面、質量穩定,以保證雛雞在進舍后能吃到充足且營養豐富的飼料。還要做好疫苗和常用藥物的準備,如消毒藥、抗蟲藥等,以便及時的治療疾病。
4 做好雞舍溫度的調控工作
溫度對雛雞的影響較大,因此雛雞在入舍前要提前將舍溫提高到需要的溫度,要將雞舍的地面、墻壁和設備等溫度都要調整在合適的水平,這對于提高雛雞的成活率非常重要。一般在冬季育雛需要提前3天對育雛舍進行預溫,夏季也需要提前l天預溫,以使雛雞快速的適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