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速可能位于6.3%-6.5%的區間。其中房地產投資可能是在5%-8%區間,制造業投資可能會放慢,在基建領域今年增速下滑了十幾個百分點,明年會好一點,在消費領域,當前減稅、降費等政策推動促進有限,出口則存在不確定性。
中信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預計政策或將重新審視和調整去杠桿與穩增長、內需與外需、債務風險跟流動性的關系。在財政政策方面,一是有力度地減稅,讓微觀主體有感受;二是赤字率回升,預計明年會提高到3%的水平。而在貨幣政策方面,信貸可能會向民營企業傾斜,“與國有部門相比,民營信貸的取得有一定薄弱的地方,所以預計明年這一部分有所加強。目前從信用擴張和融資碰到的困難當中,傳導和信用的傳導機制不暢較明顯,要著力疏通這種傳導。”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預計會議基調將會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精準拿捏。財政政策會更加積極,需求側的穩增長會繼續發力,供給側改革將繼續深化。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章俊:鑒于目前實體經濟的融資困難主要在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貨幣政策本身繼續大幅寬松的必要性不大。明年央行繼續降準更多是“置換”屬性,通過“收短放長”來釋放更加廉價的中長期資金提升金融機構的表內放貸意愿來為信貸松綁。在中央指引財政政策需要更積極的背景下,預計明年預算赤字率、地方政府債發行和減稅降費的規模會有提升,各項“寬財政”措施會積極落到實處。
原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預計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調“六穩”的主基調。在2019年宏觀政策層面,預計仍會延續“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提法。2019年,貨幣政策將保持“中性偏松”,原因是國內經濟下滑、民營企業運行困難,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做支撐; 全球經濟出現回落態勢,美聯儲態度也愈加鴿派,美元加息周期放緩;同時,降準、降息均在政策工具箱內。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測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加碼,預算財政赤字可能超過GDP的3%,政府進一步減稅降費,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監管邊際放松。同時,貨幣信貸政策也將有所放松,央行可能多次降準,市場利率可能下行,整體信貸增速有望溫和回升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