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
摘要:架子牛育肥的特點是飼養成本低、飼料消耗少、育肥周期短、經濟效益高,因此是目前肉牛育肥的主要方式。在進行架子牛育肥時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好架子牛,在選擇架子牛育肥時要考慮多方面的指標,包括品種、外貌特征、性別、年齡、體重、健康狀況以及其他方面。
關鍵詞:架子牛;選擇;育肥;品種;性別;年齡;體重;健康水平
中圖分類號:S82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35-01
架子牛是指犢牛在斷奶以后,具有一定的體況,但是還不夠豐滿,不夠屠宰標準體重要求的牛都可稱為架子牛。目前肉牛育肥普通選擇使用架子牛,此種育肥方法成本低、耗量少、育肥周期短、經濟效率高。在選擇使用架子牛育肥時要做好架子牛的選擇工作,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選擇優良的品種,架子牛的外貌體征要符合標準,另外,在性別、年齡、體重、膘性等方面都要進行綜合性的考慮。
1 品種的選擇
肉牛的品種繁多,遺傳性狀不同,生產性能也就不同。我國的地方品種主要為本地黃牛,大多數具有適應能力強、耐粗飼的優點,但是飼料報酬率低,肉的品質較差,但是也有一些優良的肉牛品種,如延邊牛、晉南牛、魯西牛等。國外的一些肉牛品種通常較為優良,如西門塔爾、利木贊、夏洛萊等肉牛品種,生產速度快、肉的品質好,缺點則是適應能力差。遼寧地區飼養的肉牛品種一般為國外的優良品種與本地黃牛的雜交后代,具有穩定的遺傳性能,適應能力強、增重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肉的品質好。
2 外貌特征的選擇
架子牛要符合一定的外貌特征,牛的外型特征與肉牛的生產性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外表在一定程度上能體表出肉牛的生產性能。適宜育肥的架子牛在體型上一般為“長方形”,整個軀干寬深,背部寬平,腹部小,四肢較短、粗壯,蹄部圓而結實,在外貌上表現為頭部短,額寬,嘴部寬廣,鼻孔大,雙眼大而有神,角質細,角大小適中;頸部短粗、肉多;胸寬廣深、前胸發達,肌肉充實,肩胛寬圓、平滑;中軀部位腰長、平且寬,尾部豐滿,大腿肌肉發達,腿肉外側的肌肉發達。皮膚厚實,柔軟,富有彈性,皮脂肪發達,被毛細密。
3 性別的選擇
不同性別的肉牛育肥效果不同。育肥牛的性別不同,生產性能不同,一方面體現在肉的品質上,二是在生產率上。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母牛的肉質好,肌纖維較細,結締組織少,口感好,作為育肥牛,母牛的性情溫馴,易于育肥,胴體的脂肪含量較多,更易于形成大理石花紋,但是缺點是增重速度較公牛和閹牛差。而青牛公牛的的優點表現為生產率、飼料報酬率、瘦肉率、屠宰率以及凈肉率都要高于母牛和閹牛,在相同的育肥條件下,公牛的增重速度要比閹牛高10%~13%,閹牛的速度要比母???0%,但是公牛肉的品質較母牛和閹牛差。因此在選購架子牛育肥時要盡可能的選擇去勢公牛,可有效的提高育肥效果。
4 年齡和體重的選擇
架子牛的育肥年齡對其增重速度影響非常大,因為年齡小的牛主要增長的是肌肉和骨骼,增重速度大,而年齡較大的淘汰牛,生長發育已到了停滯期,繼續飼喂增長的則是脂肪,因此不宜作為架子牛使用。另外,不同日齡的肉牛每增重l kg所需要的飼料是不同的,因此年齡小的架子牛育肥時增重主要需要的是蛋白質飼料,并且用量少,飼料報酬率高,因此架子牛年齡的選擇對于育肥效果影響很大。在養殖實際中發現,年齡較小的架子牛對不利環境的影響較小,適應能力也較強,例如如果市場價格不佳時可以調整日糧再飼養一段時間,而年齡較大的架子牛當達到上市的標準后,日增重則變低,但是飼料的利用量卻在增加,因此在市場價值低時再繼續飼喂會增加飼養成本,使經濟效益降低。
架子牛的體重對于育肥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在選擇架子牛時,育肥前的最佳體重最好在125—175 kg,一般以150 kg左右最好,這樣通常經過5~7個月的短期強度育肥,肉牛的體重即可達到500—600 kg,達到最佳的出欄體重。
5 其他方面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點關于架子牛的選擇工作外,在架子牛的選擇時還要綜合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因素。架子牛育肥一般都是從外購買,從其他地方購買到本地育肥稱為異地育肥,這就存在一個差價的問題,如果是低價購進,高價賣出,效益自然就高,但是還要考慮到運輸成本,運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因為架子牛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由于擁擠、溫度不適宜等易發生應激反應,如果管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架子牛的健康狀況也是選購架子牛需要考慮到的重要因素。在購買架子牛時要對牛進行認真的檢查,先看架子牛的皮毛是否光滑有彈性,鼻鏡是否濕潤。健康的架子牛鼻鏡寬大而潮濕。用手觸摸架子牛的皮膚要柔軟、疏松、有彈性,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像拉橡筋,用手指插入一檔一握,一大把皮,這樣的牛長肉多,易于育肥。另外還要選擇膘情良好的架子牛。通常膘情較好的架子牛經過育肥可以獲得良好的胴體,而膘情較差的架子牛,在育肥過程中脂肪的沉積較少,品質較差,并且過瘦的架子牛的采食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較差,不易于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