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
摘要:雞蛋的質量分為外觀質量和內部質量,提高蛋雞產蛋量的同時,提高雞蛋的質量對于提高蛋雞養殖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非常的重要。影響雞蛋的質量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營養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等,蛋雞養殖要做好雞蛋質量的調控工作。
關鍵詞:雞蛋;質量;蛋殼;內部質量;影響因素;調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39-01
1 雞蛋質量的評定指標
雞蛋是由蛋殼、蛋殼膜、蛋白質和蛋黃四部分組成,蛋殼和蛋殼膜的質量約占總質量的12%~13%,蛋白約占55%~56%,蛋黃約占32%~35%,其中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蛋殼膜為蛋白質和少量的糖類,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黃的主要成分為脂肪和蛋白質。評定雞蛋質量的指標主要有蛋重、蛋殼厚度、蛋殼的強度、蛋殼的顏色、蛋黃的顏色、化學成分、味道等。其中蛋重是鮮蛋組分的指標,蛋殼的厚度決定了蛋殼的破損率,蛋白的黏度好,則蛋白的品質高,化學成分則主要表現為雞蛋的營養含量以及有害物質的殘留等。
2 雞蛋質量的影響因素
遺傳因素。雞蛋的質量與遺傳因素還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同品種的蛋雞質量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如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水平下,褐殼雞蛋的蛋重要高于白殼蛋,蛋殼的質量也要好于白殼雞蛋。并且褐殼蛋中蛋白中的干物質含量也要明顯的高于白蛋殼。
營養因素。飼料中的各種營養物質都會對雞蛋的品質造成影響,如果日糧中的營養缺乏或者營養不足則會造成雞蛋品質下降,如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其中鈣的含量高,如果日糧中鈣不足則會導致蛋殼的厚度下降,而磷與蛋殼的強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鈣、磷不足會造成雞蛋的破損率增加。而缺乏微量元素鋅則會造成蛋雞產沙皮蛋。日糧中的蛋白質不足會使蛋重和蛋的均勻度降低。蛋黃的顏色則與飼料中的葉黃素含量有關,如果每噸飼料中葉黃素的含量低于5g則蛋黃的顏色較淺。
管理因素也會對雞蛋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光照管理對于蛋重和蛋殼的質量影響較大,如果光照不合理很可能會使產蛋量下降,蛋殼的顏色不正常,畸形蛋的數量增加。另外,雞蛋的質量還與應激有關,當飼養管理不當時,如溫度不適宜,溫度過高,有研究表明,雞舍的溫度與最適溫度相比,每提高1℃,則蛋重下降0.17~0. 98 g。
疾病因素是影響雞蛋質量的重要因素,不但會造成蛋雞的產蛋率大幅度的下降,還常引起蛋雞產軟殼蛋、畸形蛋、沙殼蛋,并且還會導致蛋白黏稠度降低,稀薄如水,蛋白與蛋黃分離,蛋白與蛋殼黏連等。其中患有產蛋下降綜合征的蛋雞所產的蛋常為無色蛋、薄殼蛋、軟殼蛋、畸形蛋等,有的則會表現為蛋黃的顏色淺,有時蛋液中還混有血液或者其他異物。
藥物殘留是目前消費者較為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影響雞蛋質量的重要因素。引起藥物殘留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藥物使用合理,常見于藥物診斷、預防和疾病治療時能注意用藥劑量,這就很容易造成蛋中有藥物殘留。另一方面飼料的質量不合格,如受到污染,使用飼料添加劑不合理等也會造成蛋中有藥物殘留。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養殖環境受到污染,如工業和生活污染、飼料種植業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農藥,蛋中也會存在有害物質殘留。
除了以上的各種因素外,蛋雞的年齡也是引起雞蛋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雞蛋的質量會隨著雞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差。
3 雞蛋質量的調控措施
因雞蛋的質量具有遺傳性,因此在選擇品種方面要注意選擇適宜當地養殖條件,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因不同品種的蛋雞在蛋的質量上存在著差異,因此在育種方面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以培育出優良品種,生產出高品質的雞蛋。
在飼養方面要注意給蛋雞提供全價、營養配比合理的日糧。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合理供應。根據蛋雞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有針對性的提供適宜的日糧,在蛋雞開產前就要注意提高日糧中鈣、磷的含量,并要注意鈣、磷的比例,然后根據產蛋率的逐漸升高,調整日糧中鈣、磷的含量。同時還要注意其他營養物質的供應量,如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脂肪等。
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包括環境管理、光照管理等,養殖環境要保持衛生、清潔,溫度要適宜。有研究表明,環境溫度在19~23℃的蛋重最大。保持科學合理的光照制度,如果自然光不足的情況下要科學的進行人工補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雞蛋的質量。在日常的管理中要避免雞群發生應激反應。
做好雞群疾病的預防工作,做好日常衛生保持工作和消毒工作,養殖場要與外界隔離,做好疫情的監測工作,根據本地區和本場的疫病發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以避免和減少疾病的發生。一旦發現疾病要科學診斷,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治療。
避免蛋雞中出現藥物殘留。在使用藥物時要注意科學用藥,注意藥物的使用劑量。飼料要有所保障,不飼喂發生霉變,受到污染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