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繼財
摘要:牛對營養素的攝入量是由其自由采食的飼料量(稱之為干物質的自由采食量)和飼料的質量(或營養素的含量)所決定的。奶牛對營養素的利用體現在維持、生長、繁殖和泌乳等方面。對奶牛營養的分析不只是在日糧中提供適量營養素來滿足動物日常的營養需要,最好的奶農會采用措施促進飼料采食量并提高飼料消化率,從提供給奶牛的單位飼料中獲得最大的效益。現分析奶牛對營養素的攝入和利用的情況。
關鍵詞:奶牛;營養素;攝入;利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S8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45-01
1 奶牛對營養素的攝入
對于干物質自由采食量的準確預測和飼料組成成分的準確測定是任何奶牛營養配方的基礎。在沒有對飼料的采食進行準確估測的情況下,無法平衡日糧來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因此了解控制干物質的自由采食量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控制奶牛的飼料采食量有重要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簡單的因素就是瘤胃的物理容積。當瘤胃中充滿飼料時,瘤胃壁的擴張觸發了神經產生刺激,刺激信號傳到了腦部的采食中樞后自由采食受到了抑制,直到瘤胃壁擴張接收器不再受到刺激為止。這個填充效應是受已經被采食飼料的重量和體積同時刺激所產生的。
在實際飼喂過程中,填充效益常與中性洗滌纖維素(NDF)含量高的飼料相關。隨著飼草NDF含量的升高,飼草的消化率降低,微生物發酵時間延長,飼草在瘤胃中停留的時間也越長。因此那些過瘤胃速率較低和(或)低消化率的飼料容易將瘤胃填滿,更易降低牛的干物質采食量。任何降低飼料消化率的方法都可減緩飼料通過消化道的速率并且降低干物質的采食量。例如,在瘤胃酸中毒時,瘤胃中有益微生物群大量減少,原本消化率高的飼料也會呈低消化率狀態。飼料的通過速率降低,瘤胃很快被填充至最大量,從而引發了填充效應,然后干物質進食量就會減少。這個概念在奶牛營養中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能夠破壞瘤胃內環境和降低微生物發酵效率的因素,都同樣會降低牛的干物質采食量。因此飼喂奶牛使其干物質采食量達到最大化的最關鍵因素,就是維持一個穩定并且理想的瘤胃內環境。這個穩定的內環境能夠促進飼草更快和更完全地消化并以更快的速率通過瘤胃,因此可以使牛不斷地采食更多飼料。
很多因素影響干物質的采食量。長期以來,理論上一直認為,牛采食是為了滿足其能量需要,當這些需要已經滿足后,會有代謝反饋機制來抑制牛采食更多飼料。事實上,這個反饋機制要復雜得多,并且受到蛋白采食和能量采食以及能量蛋白比的影響。同時,也有感官上和心理上的因素限制采食量,飼料的適口性、飼喂時間和是否有充足的光照都能夠影響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這些領域的研究結果對奶業生產效率的持續提高至關重要。
2 奶牛對營養素的利用
2.1 維持
正常情況下營養素只滿足牛的維持需要,除非是已經成熟但沒有進行采精的公牛或者干奶、未妊娠的成年母牛。不過,維持需要是估測營養需要的標準點或參考點。總體來說,牛所采食的飼料中有1/3~1/2是用來滿足維持需要的。當然,就個體而言,泌乳牛的產奶量越高,用于維持的營養物質需要在采食的營養素中所占比例就越小。盡管維持需要可以當作是牛非生產期的需要,但是很多因素可以影響這些基本生命活動的營養素需要量,包括運動、天氣、應激、身體狀況、體型、體溫和個體差異等。
2.2 生長
生長可以定義為骨骼、肌肉、內臟和機體其他部分的增長。生長主要受營養物采食量的影響,是任何動物生產的基礎。如果小母牛發育不良,其繁殖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2.3 繁殖
犢牛順利出生并成活是奶牛生產過程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如果奶牛無法繁殖,奶牛飼養者很快就會破產。有70%—90%的受精不能成功妊娠,奶牛群中有25%的牛因為繁殖力低而被淘汰。當然,造成繁殖障礙的原因有很多,而營養缺乏是一個主要方面。由于過度飼喂造成過肥體況或由于營養不足造成極度瘦弱的情況都可能導致暫時性不孕。過度飼喂的母牛通常會發生難產;過度瘦弱會導致犢牛初生重小和生命力弱。如果妊娠期最后3個月的能量攝人不充分再加上分娩的應激可導致再繁殖障礙,因為這種情況下母牛很少能再發情并妊娠。
2.4 泌乳
中產和高產奶牛的產奶需要比其維持或妊娠需要更為嚴格。因此對于高產奶牛,應在其產犢前做足夠的營養儲備,以備分娩后供產奶之需。當泌乳需要高于飼料能提供的營養時母牛開始動用體貯,如鈣和磷就可以蓄積骨組織中,在泌乳早期產奶量達到高峰時可以動用。產犢過程中母牛的生理變化非常大,因為經過這個過程后雌性動物開始泌乳。泌乳的營養需要取決于產奶量和乳成分,與低產牛相比,高產奶牛需要更多飼料,因為其需要利用更多的營養物質來泌乳,高產牛雖然飼料消耗量大但帶來的利潤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