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近期,紓困民營企業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政府、國資、機構等多方力量參與其中。此前曾遭遇證監會頂格處罰、尚處于訴訟時效期的嘉寓股份也成為國資幫扶對象。國資注入,公司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也給有意索賠的投資者增添了信心。
2018年11月14日,嘉寓股份公告稱,順義國資中心將向公司提供4.5億元額度的資金支持。嘉寓股份表示,本次國資中心提供的資金改善了公司的現金流動性,優化了債務結構,降低了融資成本,對公司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長期積極影響。
對于這樣一家上市時就造假,并被證監會頂格處罰的公司,國資對其馳援的意圖何在呢?對此,北京市元吉律師事務所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中心律師向記者解釋,嘉寓股份雖然在證券市場存在虛假陳述行為,但也付出了巨額代價。最近多個省市國資馳援上市公司,嘉寓股份獲得北京市順義國資中心提供的4.5億元額度的資金支持,為嘉寓股份補充流動資金。國資投放的原則,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國資注入嘉寓股份,有利于改善嘉寓股份的流動性,增強嘉寓股份盈利能力。
嘉寓股份公告表示,協議合作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不確定性,但截至公告出具日,公司已到賬1億元資金。在公司獲得實質性資金注入的背景下,北京市元吉律師事務所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中心律師認為,公司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增強公司承擔侵權責任的能力,對股民針對嘉寓股份承擔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維權構成利好。
《紅周刊》也借此機會提醒投資者,凡于2015年6月13日前任何時間買入嘉寓股份(含新股申購),并在2015年6月13日后賣出或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均可進行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系電話與交易記錄發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郵箱,便可參加由《證券市場紅周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預征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2015年6月12日,嘉寓股份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發布該立案調查公告時,公司股票正處于停牌期間,2015年6月24日,嘉寓股份復牌,受立案調查負面消息影響,復牌當日公司股票即跌停,近10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超過55%,購買嘉寓股份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2017年5月2日晚間,嘉寓股份公告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查明:嘉寓股份在向證監會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報告期為2007年至2009年度、2010年1月至6月)、2010年至2012年度公告的定期報告中資金往來部分存在虛假記載和關聯交易重大遺漏。同時證監會還查明嘉寓股份跨期結轉成本調節利潤、賬外支付員工薪酬等違法行為。
根據以上涉嫌違法事實及《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擬決定:1.給予嘉寓股份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2.給予嘉寓股份時任董事長田家玉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3.給予嘉寓股份時任財務總監胡滿姣警告,并處以15萬元罰款。4.給予嘉寓股份時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警告,并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證監會的處罰成為投資者索賠的依據,公司在2017年7月11日發布的《關于股民索賠情況的公告》中稱,公司遭6名投資者索賠共計40.83萬元。而此后在2018年3月28日披露的2017年年報中,嘉寓股份在“重大訴訟、仲裁事項”部分披露,投資者索賠的案件涉及40.83萬元,并均已撤訴。
對于嘉寓股份原告索賠投資者撤訴行為,北京市元吉律師事務所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中心律師指出,從歷史經驗看,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立案后自動撤訴,很多是因為被訴公司與股民庭下達成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賠償方案。嘉寓股份是否屬于此類情況,我們無法確定,能確定的是,此案鐵證如山,事實清楚,股民合理維權,一定會受到法律保護。
在嘉寓股份資金流動性有望得到改善的背景下,參照公司投資者索賠先例,這都對維權行為構成利好,投資者宜盡早開展自身維權行動。對于公司后續相關事項進展,《紅周刊》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