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與“華龍一號”同為國產第三代核電技術代表的“國和一號”示范項目——國核示范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一期工程,在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后正式獲得核準,成為“十三五”期間第一個獲批的第三代核電項目,也是自2015年國常會核準防城港二期、田灣三期之后再次放行新的量產型機組。
對于自主知識產權的考量是核電這一“中國制造2025”之代表在未來發展規劃中的關鍵因素,而是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決定了是否具有獨立出口權,即決定了其能否成為“走出去”戰略中像高鐵一樣的“國家名片”。另一方面,10月11日,美國能源部發布《關于防止中國非法轉移美國民用核技術用于軍事或其他未經授權目的的措施》,首先核準國和一號示范項目,也是針對禁令的一種回應。
審批重啟打開長期成長空間,天高海闊任飛躍:雖然就發電量而言,中國已是全球第三大核電國家,但論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則尚未能進入全球前十。根據現有的在運、在建、規劃和已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測算,國內核電尚有兩倍以上成長空間,長期發展潛力也僅次于非水可再生能源。此次重啟,后續待核準項目將在AP1000和“華龍一號”兩大三代主力堆型的候選者中產生,兩者各有8臺機組有望獲得核準放行。
投資建議:核電時隔三年后再次重啟,板塊性行情可期。其中,下游核電運營板塊,因高技術壁壘、高專業要求、強政策管制等特性,決定其具有穩定的競爭格局和強勁的盈利能力。強烈推薦A股唯一純核電運營標的中國核電,推薦參股多個核電項目的浙能電力,建議關注擬回歸A股、國內裝機第一的中廣核電力、有可能獲得核電運營資質的大唐發電。
(平安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