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寧
摘要:奶牛的發情控制極大地方便了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通過注射或埋植激素制劑可以實現同期發情或排卵。現介紹前列腺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環戊烷丙酸雌二醇等繁殖激素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奶牛的發情、排卵,為奶牛人工配種工作服務,提高繁殖效率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奶牛;前列腺素;孕激素;發情;排卵
中圖分類號:S82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58-01
1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是在細胞代謝的調節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類激素物質。“前列腺素”這個不恰當的命名是因為最初人們認為這種物質來源于雄性動物的前列腺。由于這些高效物質只在產生部位的局部發揮作用,所以被稱為局部激素或組織激素,以區別于作用于遠距離靶組織的循環激素。由于前列腺素是局部激素,故它只作用于生產部位的局部范圍。前列腺素F2a促使黃體退化。單次注射前列腺素(肌肉注射25 mg),自注射時起與開始發情和排卵時間之間的間隔很短(母牛在注射后48~72 h發情和排卵),而且預測的準確性較高。經單次注射發現母牛發情時必須配種。
因為前列腺素只對具有功能性黃體的母牛有效,所以通常采用2次注射法,第一次注射后的11~14天進行第二次注射。按這種時間間隔注射2次前列腺素的方法可以確保絕大部分母牛在第二次注射后開始發情。盡管這種方法能夠誘導同期發情,但仍然需要發情觀察;第二次注射后80 h定時配種,成年母牛或青年母牛妊娠率都低于40%。如果應用這種方法但未妊娠母牛,其下一個發情周期通常比情期長,但黃體期延長對繁殖力的影響尚不清楚。前列腺素的真正用途在于奶農只需在較短時間內關注牛群發情狀況即可。
2 孕激素
外源孕酮或合成孕激素可以模擬黃體(CL)功能,抑制卵巢正常的周期性活動。在沒有功能性黃體的情況下,取消這種外源激素后卵巢就可以開始發揮功能。陰道內孕酮緩釋裝置(PRID和CIDR)可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釋放孕酮。PRID是一個扁平的不銹鋼螺旋管,外部覆蓋著含有孕酮和雌二醇苯甲酸膠囊的惰性橡膠。將PRID放入健康、未孕青年牛或成母牛陰道前部,12天后撤出。母牛可在48 h和72 h定時人_丁授精(或在56 h時進行1次人工授精),也可以在觀察到發情癥狀后配種。這種做法同期率并不高,可以通過在第7天注射前列腺素然后在第8天撤出PRID提高同期率。CIDR是一個Y形的尼龍裝置,外部同樣也是包裹著含孕酮的橡膠。由于CIDR中沒有雌激素,所以撤出后要注射前列腺素。定時人工授精的程序與撤出PRID后一樣。肟炔諾酮是一種合成孕激素,比孕酮更有效。能否在奶牛泌乳階段使用仍不清楚。使用時耳皮下埋植肟炔諾酮,同時肌肉內注射肟炔諾酮和雌激素,9~10天后取出;定時授精的操作方法同PRID。與PRID使用時一樣,在取出埋植物前24 h注射前列腺素可以提高同期發情效果。
3 同期排卵方案
該方案采用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GnRH)和前列腺素的方法,促使成年母牛同期排卵。根據該方案已經開發出幾種改進的方法,改進的出發點都是降低發情鑒定的勞動強度。
3.1 0vSynch方案
該方案是在注射GnRH 7天后注射前列腺素,2天后再第二次注射GnRH。應用該方案,可使大多數母牛在16 h范圍內發情,故可應用定時輸精(無需發情鑒定)。在第二次注射GnRH后的12~16 h內給母牛配種。第二次注射GnRH后的24 h內母牛配種受胎率都很高;盡管實際受胎率略低于觀察到發情后配種的受胎率,但是由于所有適配母牛都配種了,群體總受胎率相對較高。該方案存在兩個主要缺點,首先是每次妊娠成本高;其次是青年牛同期排卵率相對較低。在情期的第5~8天之間開始采用OvSynch方案處理妊娠率最佳。
3.2
PreSynch方案
即在開始實施OvSynch方案前注射2次前列腺素,使所有母牛處于發情周期的相同階段后再開始OvSynch方案。采用該方案母牛受胎率高于單獨采用OvSynch方案的受胎率(43%和29%)。該方案對產后第一次配種最有效,然而注射藥物所需的時間長(35~37天),不是最佳的同期方案。
3.3
HeatSynch方案
用環戊烷丙酸雌二醇(ECP)代替OvSynch方案中第二次注射的GnRH同期效果較好。此時(有卵泡存在,孕酮水平低)使用ECP能刺激內源性GnRH的釋放,這樣可以刺激LH的釋放和排卵。此外,ECP可以增強發情行為和子宮活動量;但是,這種方法不適用于不排卵母牛。總體來說,采用HeatSynch方案和OvSynch方案的受胎率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