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提起一代文豪魯迅,他所塑造的經典人物常被人津津樂道;例如他筆下的孔乙己,此君有一句至理名言:“讀書人竊書不算偷”。如今在A股市場,這種說法終于有了一個“現代股市版”,那就是“10送轉9股不是高送轉”,而這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正元智慧所言。
正元智慧是近期市場上高送轉概念股的龍頭。近日,該公司發布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同時以“優化公司股本結構、增強股票流動性,更好地回報全體股東”之名推出了2018年度每10股轉增9股派現1.50元的高送轉預案。這也是首家公布2018年度高送轉預案的公司,所以該高送轉預案公布后,公司股票被市場暴炒。
不過,11月23日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高送轉指引》(下簡稱新規)給高送轉題材的炒作潑了一盆冷水。新規給上市公司的高送轉行為提出了種種約束條件。比如,業績虧損的以及業績下滑50%以上的不得高送轉,送轉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也不得高送轉。推出高送轉公司必須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持續增長,而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按此要求,2017年業績同比下滑的正元智慧就不符合高送轉的條件了。這就難怪新規出臺后的首個交易日,高送轉題材炒作熄火,幾只高送轉股票均出現大幅下跌,正元智慧更是以跌停報收。
面對新規出臺導致公司股價跌停的局面,11月26日晚,正元智慧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公司利潤分配預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具備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2018年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與公司成長性相匹配,不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不僅如此,11月27日早間,正元智慧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近期預披露的2018年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不屬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1號——高比例送轉股份》中定義的“高送轉”。正元智慧大膽地對深交所的新規說出了“不”!這也表明了正元智慧堅持“高送轉”的決心。但是,該股股價在二級市場上連續多個交易日以陰線報收。
正元智慧為什么寧可跟深交所說“不”也要堅持高送轉呢?這背后顯然是有玄機的。雖然明面上是“充分考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合理訴求”,但作為公司控股股東也是分配預案提議人的杭州正元還是存有私心,至少有瓜田李下之嫌。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杭州正元持有正元智慧1931萬股,但其中1203萬股已經質押,質押比例超過60%,股價下跌會危及大股東質押股份的安全。而提議高送轉是提振股價的有效方式,不論是大股東還是上市公司都不費一槍一彈,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正元智慧在高送轉問題上敢于對深交所說“不”,也確實因為深交所的新規存在較大漏洞。根據深交所發布的新規,正元智慧10送轉9股確實不屬于“高送轉”范疇:中小板公司高送轉的比例確定為10送轉8股以上,創業板公司高送轉比例界定為10股送轉10股以上。
因此,正元智慧的公開表態以及回復問詢實際上是對深交所的“打臉”。畢竟在高送轉的問題上,新規確實危害極大,甚至足以全盤否定其積極意義。本來,新規對于規范上市公司高送轉行為以及防止利益輸送都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將高送轉的標準界定在10送轉10股以上(創業板),遠遠高于主板10送轉5股的標準,如此一來,創業板公司大可在10送轉9.9股以下進行高送轉。實際上,10送轉9股與10送轉10股又有多大的差別呢?而對于創業板公司來說,其一樣也可以向大股東及董監高等重要股東進行利益輸送。
正因如此,正元智慧向深交所說“不”,其實是給深交所敲響了一記警鐘,也是給深交所上了一課。就深交所來說,必須正視新規所存在的巨大漏洞,并盡快把漏洞補上。比如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高送轉的標準統一為10送轉5股以上,而且10送轉5股以下的送轉股,也要參照相關條款來執行。否則,放任新規的漏洞大開,那么對深交所說“不”的就不會僅僅是正元智慧一家了,屆時新規也將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