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要:豬直腸脫是指直腸末端的黏膜層完全脫到肛門外面或者小部分直腸乃至大部分直腸脫到肛門外的一種疾病。暴露在外的直腸黏膜會由于發生水腫而導致疼痛,使其無法順暢排糞,影響消化過程生成的各種代謝廢棄物的排出。如果長時間暴露就會造成直腸發生糜爛壞死,甚至發生死亡,現概述該病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豬;直腸脫;病因分析;臨床癥狀;對癥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 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101-01
1 病因分析
仔豬、育肥豬、種豬在長距離運輸中受到嚴重擠壓、發生應激等,豬長時間便秘、腹瀉、采食含有毒素的飼料、日糧營養水平過高、分娩應激、環境因素以及藥物作用等,都能夠引起發病。飼料因素,主要是包括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某些成分變性或者發生霉變,飼料中含有不足粗纖維(如大麥、麩皮等用量過少)或者飼料中含有大量粗飼料等,都可能導致直腸脫。物理因素,主要包括豬舍寒冷、飼養密度大、高密度運輸、豬群扎堆以及母豬分娩等,都會導致腹壓增大而出現發病。病理因素,主要是指能夠引起明顯炎癥的某些疾病,由于直腸受到刺激發生脫出;部分疾病引起便秘后也可繼發引起該病。例如,豬患有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肺絲蟲病等時,會使機體明顯咳嗽,促使腹壓增大,尤其是在排糞時咳嗽就會導致直腸從肛門脫出。另外,如泰樂菌素、林可霉素等抗生素會造成直腸邊緣發生腫脹,接著就會發生直腸脫,尤其在高劑量使用時更容易發生。
2 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病豬直腸一般會在排糞或者臥地后脫出,且直腸黏膜的皺襞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自行復位。隨著病程的進展,黏膜脫出后由于接觸空氣而開始出現發炎,發生明顯水腫,不能夠白行復原,此時即可在肛門處看到圓球形的腫脹,顏色呈暗紅或者淡紅。隨著炎癥和水腫的進一步發展,會導致直腸壁完全脫出。由于肛門會長時間擠壓脫出的腸管,會影響脫出部分的血液循環,促使水腫更加明顯,同時有發生污染,有可能會導致黏膜糜爛、出血、壞死以及繼發損傷。此時病豬往往會表現出全身癥狀,如精神萎靡、體溫升高、食欲不振,且經常努責,呈排糞姿勢等。
3 防治措施
對癥治療。豬直腸脫使用藥物治療具有較差的效果,因此最好采取手術治療。有時盡管病豬直腸很大部分脫出,且水腫部分也大面積發生壞死,手術治療后加強抗感染依舊能夠痊愈。病豬直腸剛脫出時,要在直腸黏膜沒有發炎前盡快進行手術,相對比較容易。將病豬呈倒掛保定,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直腸脫出部分徹底清洗,接著將其仔細復位,用褥縫合的方法在肛門下方縫2針,最后將95%的醫用酒精在肛門四周分4點注射,每點用量為2~5 mL。如果病豬直腸脫出較長時間,且脫出部分發生明顯水腫、嚴重壞死或者已經被其他豬咬傷、咬爛而不能夠恢復,就必須將這部分直腸完全摘除。先將病豬在手術臺上呈側臥狀保定,術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接著使用碘酊消毒,之后在距離肛門2 cm左右的患部進行環狀局部麻醉,一般使用20 mLO.5%的鹽酸普魯卡因,幾分鐘之后即可用手術刀在距離肛門3 cm處進行截切。注意截切時避免切口過大,以切口能夠伸進術者左手食指為宜,且截切前要對直腸動脈進行結扎。切開后術者將左手的食指經由切口伸到肛門內,右手持縫合針從內向依次對黏膜、漿膜以及肌膜進行結節縫合。一般每切2 cm左右,就需要縫合幾針。在即將切完時,要留出大約2 cm,先縫合幾針但不需要打結,用碘酊對已經結扎好的創口進行1次消毒,并撒布一些消炎粉,之后才可將沒有切完的腸管一刀截斷,此時直腸就會馬上自動復位,最后提起沒有打結的縫線進行打結即完成手術。病豬術后要放回欄內加強護理,一般前3天停止飼喂粗飼料,主要采取口服補液;經過3天可飼喂由少量谷粉和補液混合調制成水樣料,還要飼喂一些青綠飼料及易于消化的飼料。為避免感染細菌,可每天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天2次,連續使用15天。在護理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要采取對癥治療,如發生胃腸臌氣時可使用新斯的明;嚴重腹瀉時可使用慶大霉素。
加強飼養管理。參考飼養標準,并結合豬所處的各個生理階段及實際體況,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飼養方案,且在飼養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適當調整。注意不可盲目加快豬的生長發育速度,禁止飼喂發生霉質的飼料,也不可添加大量的賴氨酸。據報道,豬日糧含有高水平賴氨酸相比正常飼料更容易發生直腸脫,一般能夠高達6. 73倍。對于妊娠母豬,必須在分娩前和分娩后的各l周對母豬日糧進行適當調整,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且飼喂量要下調10%~30%,如果條件允許可增加飼喂適量的品質優良的青綠多汁飼料,避免發生便秘。母豬生產時要進行小心助產,需要人為拉出仔豬時,要在母豬的會陰、直腸處用左手按壓,隨著母豬努責用右手用力慢慢將仔豬拉出,避免損傷直腸、拉傷會陰。必須供給豬足夠的清潔飲水,防止由于缺水而造成糞便過干。充足的水還有利于機體消化吸收飼料,運輸各種營養物質,適當調節體溫,保持機體生理功能和新陳代謝正常。根據豬不同階段合理調整溫濕度,一般哺乳仔豬生長溫度適宜控制在25~30℃,體重在50 kg左右的豬適宜控制在20—23℃,成年豬食欲控制在15~18℃;相對濕度適宜控制在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