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娟 李昕
摘要:動物防疫工作直接關系到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還關系著農村和牧區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養殖者應當充分認識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推行收益管理體制的改革,完善畜禽產品質量檢測制度,依法管理動物防疫,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關鍵詞:動物防疫;畜禽產品安全;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134-01
1 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
1.1 畜禽產品生產和經營者缺乏安全意識
盡管國家和政府已經推行了諸多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法律和法規,相繼出臺了《獸藥管理條例》、《動物防疫法》、《種畜禽管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綜合性法律法規,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養殖戶,堅持銷售病害畜禽產品,并且存在很多不法分子生產銷售假冒劣質獸藥和飼料的行為,在飼料中違法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藥物、激素等飼料添加劑,導致畜禽產品中有害殘留物超標,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1.2 動物防疫體系不健全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動物防疫體系仍然不健全,短期內難以適應當前形勢。
技術人員缺乏。目前畜牧獸醫工作者很大一部分是非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能力較差,原有的技術骨干年齡普遍偏大,知識過時,技術人員出現明顯斷層。
基礎設施不完善。基層動物防疫機構設備陳舊,絕大多數基層畜牧獸醫站缺乏冰箱、顯微鏡等基礎設備,動物疫病診斷技術落后。
基層防疫體系薄弱。大量鄉鎮畜牧獸醫站形同虛設,不具備正常運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能力,獸醫機構和基層工作人員的職能無法充分發揮。
1.3 企業生產不規范,污染現象嚴重
許多養殖戶以及養殖企業生產操作不規范,畜禽產品質量偏差,多數產品不能達到安全標準。這種現象導致畜禽新品種推廣、畜禽疫病防控和飼養管理、畜禽產品檢疫等標準化檢疫流程增加了阻力,這不僅影響了國內消費者的安全健康,也導致了我國畜禽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始終低迷不振。同時,畜禽產業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影響畜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畜牧產業環境污染造成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無節制草場放牧,導致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畜禽糞尿、廢水和尸體等廢棄物無法及時處理,導致周圍土壤板結、水體富營養化等。
2 解決對策
2.1 加強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
對重大疫病的長期監測和及時報告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疫情的威脅,緊抓畜產品生產、加工各階段的疫情監測也是畜禽產品安全工作的重點。應重點加強生產主要環節的檢測,全面開展疫情監測,對畜禽屠宰場和交易場定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要求畜禽產業基層工作人員定期進行疫病風險評估,做好疫病預警,完善動物疫情報告制度,確保疫情及時上報。同時,加強已上報疫情的核查工作,盡早排查疫情,查找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漏洞,及時確定應對措施。
2. 2 加強獸藥管理和生物安全監管
當前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在畜禽產品的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還存在很多不法分子為了自己的利益,私自制造和銷售假冒偽劣獸藥,給畜禽產品公共衛生安全帶來極大危害,如何確保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科學、合法的使用是當前畜禽養殖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面對當前獸藥市場的混亂局面,加大獸藥質量檢測和管理力度,嚴厲查處生產和經營違法違規獸藥的商家,全面推廣重大動物疫病診斷試劑和疫苗,確保免疫程序質量。此外,應當加強生物安全有關部門的管理,對實驗室具有生物危害性的研究進行督促和檢察,及時排除潛在安全隱患,及時對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整改。
2. 3 強化動物衛生執法監督
法律是制約不法分子最根本的武器,要嚴格執行國家法律規定,著重把控畜禽商品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督和疫病防控。進一步加大產地檢疫力度,嚴格把控飼養、屠宰、加工、儲藏、運輸和交易場所的動物疫病監控,防疫條件不過關的必須徹底整改,整改后仍不到位的,要堅決予以取締。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監督站的管理建設,嚴格執行引種檢疫和隔離檢疫制度。進一步加強邊境以及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地區監管,密切關注境外疫病流行情況,及時阻止疫病傳人。
2.4 建設并完善動物防疫體系
要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動物防疫基礎建設和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上,要積極落實基層防疫員補助津貼,切實解決基層工作人員待遇問題。改善檢疫工作條件,整體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要求做好設備、經費、人員、編制、職能等各項基礎工作,并逐步與國際形勢接軌,推行官方職業獸醫制度。全面建立穩定的動物防疫經濟體系,將獸醫站工作人員經費全額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保障動物防疫工作所需檢測、免疫、凈化、藥物監管、屋子儲備、檢疫監督和疫情撲滅的經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