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曼然
在上期文章中(參見第64期《紅周刊》),我們主要從技術角度研判本輪熊市周期的可能結束區域。這次我想更多地從估值層面來研判A股接近歷史大底的可能性。
歷史上,A股曾有過2005年的998點、2008年的1664點和2012年的1849點三個歷史大底。在三個大底的歷史低點上,相關主流指數的估值也均創出同一水平線上的低點。那么,當前的估值水平距離歷史大底還有多少距離呢?
從滬深A股綜合市凈率波動圖(圖1)來看,歷史上前三次低點對應的底部估值分別是1.61倍、1.98倍和1.57倍,而目前的底部估值為1.60倍,顯然是處于歷史底部水平的。

從深A股市凈率波動圖(圖2)來看,歷史上前三次低點的數值分別是1.61倍、1.92倍和2.05倍,目前深A的市凈率為2.17倍。那么,深A股指數的底部市凈率為什么會逐年提高呢?原因就在于這些年深圳市場上的很多新股主要集中于新興產業,因此在指數成分構成上,與過去周期性產業居多的情況有區別的。當前深A股2.17倍市凈率相比2012年的底部市凈率2.05倍略高,如果最終底部估值依然符合底部逐步抬高的歷史趨勢,那么當前深A市凈率繼續向下的空間就非常有限了。
有別于深市的是,滬A股沒有包括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滬A股市凈率波動圖(圖3)顯示的歷史上前三次滬A股指數市凈率的底部數值分別是1.61倍、1.99倍和1.29倍,目前數值為1.38倍,比前兩次低,比最近一次高,也處于歷史低位的極值。按照1.29倍的極限值,目前滬A股指數市凈率的向下空間也不過7%左右。
從中小板市凈率波動圖(圖4)來看,中小板市凈率歷史三次低位數值分別是2.34倍、2.2倍和2.3倍,而目前只有2.44倍。如果按照歷史規律2.2~2.3倍是底部的話,當前向下空間也只有5%~9%之間。

從深A股市盈率波動圖來(圖5)看,深A股指數的市盈率歷史上的三次底部數值分別是16倍、14倍和18倍,目前是22倍。這個數據比歷史數值高,但市盈率的底部不如市凈率穩定,往往數值差異較大。尤其是深A股近些年的指數構成越來越偏向新興產業個股,因此底部數值有大幅提高的趨勢,上兩次的底部就是由14倍抬高到18倍,因此,這次底部數值也會大概率體現出抬高的趨勢。
因為這些年擴容了大量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股,而這些個股的總體估值遠高于傳統產業藍籌股,所以這次底部的市盈率數值應該會高于18倍。如果設定合理數值在20倍左右,那么該指數繼續向下的空間也不到10%。
從滬A股市盈率波動圖(圖6)來看,滬A股指數市盈率的歷史三次底部的數值分別是16倍、14倍和10倍,目前是13.3倍,低于前兩次,高于最近一次,總體也處于底部區域,但不具備太多的短線指導意義。
總體而言,從滬深A股整體的市盈率和市凈率角度看,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低位,且已經處于歷史三次大底的水位線上。這個現象意味著什么呢?首先,這說明我們將看到的底部不是一個小級別底部,而是類似歷史三次大級別的底部,未來等待我們的很可能是大牛市周期。其次,從短期角度看,或許市場還有一些可繼續下跌的空間,但整體上,滬深A股指數繼續下跌5%~10%后,估值水平將創出歷史極值。因此,我認為如果不發生大的影響經濟周期的事件,中國股市將迎來重要的大底,投資者還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