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海
前四個交易日受A股持續陰跌拖累,中證轉債指數收盤周四下跌0.57%至275.06點,盤中最低至274.96點,創逾3個月新低。一周來看,上證轉債跌0.19%,中證轉債跌0.32%,深證轉債跌0.51%。周五,轉債集體反彈,個券83只上漲,僅17只下跌。全周看轉債個券仍多數收跌。可交債方面,受油價回落及正股連續兩周大跌影響,17桐昆EB周跌23.27%,其他可交債變化不大。
一級市場方面,浙江美大獲證監會核準,中裝建設、博彥科技獲發審委通過。龍凈環保、福斯特和中環環保擬發行可轉債。太安堂控股股東太安堂集團擬發行私募可交債,華友鈷業第二大股東桐鄉市華友投資有限公司擬發行私募可交債申請已取得上交所無異議函。水晶轉債擬下修。
交通銀行公開發行不超過600億元的可轉債申請已獲銀保監會批復同意,但市凈率長期低于1倍,轉債期權價值吸引力較低。目前28家A股上市銀行市凈率小于1倍的高達21家,占比75%;沒有“破凈”的銀行股僅有7家。正股的市凈率長期低于1倍,即使下修轉股價,公司的轉股價值依然會顯著低于100元。此外,市凈率低于1倍的股票,波動率一般也比較低。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可轉債的期權價值沒有吸引力。根據光大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銀行都相繼公告已發行可轉債的轉股情況看,轉股進度緩慢。
本周輝豐轉債絕對價格已跌至72.28元,而康美面臨股票暴連續跌停和債券市場大跌危機,流動性風險倍增。康美藥業是一家民營醫藥企業,目前收入占比最高的板塊是中藥。公司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398億元,但負債規模高達450億元;康美藥業今年3月以來頻繁發債,通過債券市場融資規模超過180億元,存續債券余額266.5億元,且多以短期為主。市場對公司在賬面持有龐大現金的同時,還負擔大規模舉債產生利息成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存問號。目前康美藥業連續跌停,最新14.57元的正股價已經遠低于26元的轉股價,轉股虧損近半。如果康美不能有效化解此次信用危機,再融資風險加大,康美EB信用風險大大上升,持有到期的兌付壓力亦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