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亮
美國流媒體公司奈飛一直被視為國內視頻平臺愛奇藝對標的對象。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公開宣稱“愛奇藝要進軍偉大娛樂公司,就像奈飛一樣”。拿愛奇藝和奈飛對比,這源于兩者業務有很多相似之處,也由此可能會有相似的估值和商業故事。然而,兩者的業務相似度雖很高,卻有著大不相同的市場環境,包括中美兩國用戶之間頗為迥異的消費心理和購買力,這也導致用戶貢獻價值大不同,而且從市場的發展前景來看,愛奇藝也存在不小的追趕空間。
盡管不少投資者認為愛奇藝是中國版的奈飛,但雙方目前處于不同市場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商業模式和地位。例如,坐擁1.2億用戶的奈飛可以狂買版權讓好萊塢“顫抖”,愛奇藝顯然暫無此影響力。
1997年成立時,奈飛不過是一家線上租賃DVD及錄影帶的網站,直到2012年才將業務轉型專注于流媒體,目前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愛奇藝則在今年2月底登陸納斯達克,目前市值約200億美元。是愛奇藝被低估還是奈飛被高估,資本市場一直存在爭議。其實美國資本市場通常不會給行業內兩家公司相似的估值,只有行業龍頭或者具備了高知名度的企業才能獨享估值溢價,老二、老三則經常處于無人問津的窘境。
愛奇藝雖是中國視頻行業龍頭,但相比主要競爭對手優酷和騰訊視頻并沒有絕對優勢,行業呈現一片紅海。奈飛則由于起步較早,此前競爭者寡,只是最近才有迪士尼、福克斯、亞馬遜等對手加入競爭,在這些競爭者暫未形成氣候的背景下,目前仍是奈飛一家獨大。
有數據統計,奈飛每位訂閱用戶的貢獻值為1360美元,愛奇藝只有588美元,愛奇藝的單位用戶價值相對奈飛低很多,似乎愛奇藝的潛力被大大低估。然而,如果考慮用戶之間購買力的差異則結論大不相同。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7年在調整匯率后的以購買力平價為基準的人均GDP,美國是中國的3.5倍多,參照奈飛單位用戶公允價值的1360美元,愛奇藝單位用戶的公允價值應該是384美元,要比588美元低35%。
當然,如果愛奇藝追趕速度超出市場預期,市場偏見也存在隨時反轉的可能性。
奈飛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付費流視頻平臺,不過隨著在線視頻行業愈發成熟和更多新公司的加入,奈飛未來的定價能力面臨疲軟的可能性,用戶數的增長瓶頸也初現端倪。與此同時,愛奇藝引以為傲的會員增長速度也遇到成長的煩惱,不久前發布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愛奇藝會員規模達6710萬,同比增長75%,其中付費會員為6620萬,轉化率為98.6%,但會員數增長不及預期。
“付費會員”是奈飛和愛奇藝共同的盈利模式,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內容作為支撐,很難保證會員增長速度,甚至留存現有用戶都很困難,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需要更多的資本投入和穩定的融資渠道。眼下,自制的獨播劇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行業的競爭利器,但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來沉淀,很難一蹴而就。
作為資本市場“燒錢機器”之一,奈飛喜歡“贏家通吃”的游戲規則。今年年初,奈飛公布原創內容上預算為80億美元,主要花在82部故事片上,以及設法取得超過700部獨家授權的電視節目。反觀愛奇藝內容營銷成本也是始終居高不下。愛奇藝首席財務官王曉東不久前坦承愛奇藝內容成本占總收入的70%到80%之間,預計在下半年將達到80%,可見內容支出長期成為愛奇藝巨大的經濟負擔,但也是必要的成本項。
盡管如此,愛奇藝還是面臨著遠比奈飛更激烈的行業競爭,可能由此進一步抬升版權采購價格。相較于背靠阿里、騰訊的優酷和騰訊視頻而言,愛奇藝當前在產業鏈上下游布局上仍有短板,尤其是撬動超級流量入口方面,愛奇藝遠不及騰訊視頻和優酷所享受到的推廣資源和扶持力度。因此,雖然愛奇藝背靠高達8億網民的中國市場,想象空間也比奈飛大的多。但要想獲得與奈飛目前相同的市場地位,愛奇藝需要擊敗優酷和騰訊視頻兩大勁敵并大幅提升會員服務費,這在短時間內希望不大。
從更加現實的角度出發,由原創內容到優質內容,解決參差不齊的自制劇質量從而提高付費轉化率,將是愛奇藝縮短與奈飛距離的關鍵。
(作者系周爰咨詢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