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主持人:滬指擊穿2700點后,引發了一輪技術性的反彈,理解了上周小泛的談話,一切應該在大家預期之內。以反彈的力度看,對比近幾周的市場,已經算很強了,同時每天市場總能保持幾十家漲停,可謂指數、人氣雙回暖,接下去市場會如何演變,指數會怎么走?
泛舟:我有這么幾個觀點,第一,人氣。我覺得人氣不是最近回暖的,6月初至今,人氣溫度幾乎沒有變過,始終保持恒溫狀態,指數和人氣是沒有正相關性的。反而最近指數企穩了,但停牌制度的變異,使龍魂龍頭的打法略有差別。
主持人:我注意到了,龍魂這個詞小泛好久沒提了。
泛舟:但沒有龍魂也不妨礙人氣的穩定,因為這些個股有足夠的震蕩空間。而且也符合封板等技術上的標準,所以人氣始終沒下去過,但也沒有沸騰過。
第二,指數的波動。創業板指數始終比滬指先行一步,強弱非常明顯。前者都橫盤三周了,滬指才剛企穩第一周,而且尚未突破周線的壓力。并且你去看創業板指數這三周的量,都是明顯放大的。但是滬指本周的反彈是縮量的。這至少表明,市場資金目前都游走在創業板內,滬指如果不是銀行等權重股的反彈,更是不會有成交量了。所以想看指數何時企穩的朋友,可以看創業板,這個指數才是目前市場的核心,我個人感覺,至少可以在這里橫一段時間了。
主持人:對做個股的朋友來說,這就夠了。
泛舟:第三,正要說板塊和個股。最近的牛股幾乎都出自創業板內,上周至今,盤中連續六個漲停的鋰電池概念、6月初的龍魂“超人”、七月初盤中七個漲停的新能源汽車概念等都是創業板的公司。滬指當然也有牛股,比如自主創新趨勢龍頭就是滬指的,銀行也是,還有就是其他主流行業的分支龍頭等。但是這些都是因為估值跌到位了,開始反攻。銀行我上周也和大家說過,部分大銀行估值到位了(看哪個指標到位,四月聽過課的學員應該都知道),這個到位不代表立馬就是大漲,但中長期來看,到了合理區間了。指數再殺,也和它們沒太大關系。
主持人:總結一下,滬指反彈無量,創業板指數先行。人氣始終保持恒溫,牛股大多出自中小創。
泛舟:新龍魂已呼之欲出,當大家適應新規則之后,七月份大概率仍會爆出漲到讓你懷疑人生的龍魂。
主持人:上周蕭蕭談到,超賣指標極限壓縮,下周(指本周)會出現明顯轉機,果然,做多熱情一上來,川普2000億美元的清單都壓不住,本周干脆利落地來個陽包陰的周線,后市你怎么看?
海風若雨蕭蕭:我要告訴你一個真相,就是過去中國股市從未有過這樣一只手握重金又深入市場的某隊的存在,如果你回溯下2015年6月以后的市場,你就會發現,轉機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發生的,2016年3月的降準,2017年5月出臺了限制大小非減持的細則,現在有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上周也釋放了政策利好,中國股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政策市嘛,某隊都套住了,還怕沒有政策傾斜?尤其是現在中美貿易爭端短期根本無解,更需要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金融市場。只不過政策的根本方向比如去杠桿是不會變的,目前僅僅是中場休息,不搞一刀切,絕對不是就不切了,只不過分成幾刀慢慢切而已。
主持人:嚴監管也不會變。
海風若雨蕭蕭:那是肯定的,中國股市股票太多了,有限的資金不能浪費在垃圾公司和僵尸股票上,更不能成為莊家的盤中餐,所以結構性行情依然是長期的趨勢。2691點的反彈性質應該是一次中級反彈行情,持續時間應該比5月那次4周時間的反彈周期要長,能夠持續30個交易日左右的時間,反彈的目標應該是60日線,特點應該是板塊輪動為主,超跌的周期股、堅挺的消費類醫藥股、自主創新的科技股都有表現機會,當然更少不了市場資金回流的首選次新股。
主持人:本周市場絕地反擊。
驕陽:在目前的位置,我思考的是價值和投資的博弈。如果從資本市場長期看,無疑2700點是底部,有許多確定性高的行業里面的核心公司,具有15倍左右甚至10倍以下的市盈率。這類公司因為絕對價值突出,會使得資金提前布局,哪怕指數2700點的位置上依然不是最低,但是這類個股很可能在目前就是最低位,然后不斷震蕩走高。如果從投機來看,優勢是,這個位置只要給出足夠的反彈時間和不錯的空間,強勢股就會此起彼伏,劣勢是,如果走勢跌宕,反彈中伴有大漲大跌的復雜震蕩,那么這些強勢股很可能在短線上會逆著你的思路走,你以為突破了,直接被干下來,你以為還要跌,直接逆轉上去。如果你選擇價值投資,一定注意,波段比短線更重要,如果你思考的是投機,短線比什么都重要。對于前者,低估消費更踏實,對于后者,底部堆量很重要。
主持人:底部堆量怎么講?
驕陽:看平均股價指數會發現,下周二會進入20天周期平臺搭建后的優勢確立。一旦平均股價指數表現出上拉特征,往往都伴隨著放量,也等于說是情緒爆發,如果情緒爆發,那么更有利于資金介入,所以底部放量的品種無論是拉第2波,還是想自救或者拉高出貨,都是可以利用形態來做一把多。
主持人:工業互聯網成為你的招牌,依然繼續看好?
驕陽:工業互聯網長期邏輯上看,是支撐整個中國經濟轉型的脊梁,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持續確定的政策支持又使得這個板塊優質個股具備龍頭溢價的基礎,本身作為科技股又有高市盈率天然屬性,所以市場走好后不會忽略這個板塊。
主持人:下半年是5G建設的關鍵時點,中興恰好有利好傳聞,這個板塊是不是又有提升邏輯了?
驕陽:不管中興以后是否還會出現問題,國內的5G建設力度不會改變。這個板塊里面的重點公司從長期看是只虧時間不虧錢的。比如5G傳輸速率會大幅提升,基站射頻前端高端CCL需求直接會擴大十余倍,直接推動的就是相關材料的巨大需求,從這個角度看,高頻覆銅板需求必然會持續增長,相關的龍頭公司,會沒有投資價值?其他細分化產業鏈龍頭公司也是同樣的邏輯,只要在指數低位,市盈率低位去思考未來,難道不容易戰勝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