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貴華
近日,金亞科技和雅百特兩家上市公司因涉嫌犯罪案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兩家公司都發布了暫停上市風險和退市風險公告。二級市場兩家上市公司股票連續跌停,投資者可謂是血本無歸,損失慘重。近來很多股票動輒一字板連續跌停,投資者如果手上持有這種股票,不但損失慘重,虧損累累,而且幾乎沒有機會賣出止損。股民戲稱這種股票為“地雷股”,把買入或持有這種股票的行為戲稱為“踩雷”。其實仔細研究會發現這些“地雷股”大部分都是高風險股票,而且在連續跌停前都出現很多風險信號,投資者如果認真研究分析這些風險信號可以提前識別出“地雷股”,從而避免“踩雷”。下面是筆者總結的一些高風險識別信號,在此與廣大投資者共同交流學習。
一、監管層已立案調查的股票。監管層對上市公司的立案調查是嚴謹的,一般公司如果不涉嫌違法違規,監管層不會啟動對上市公司的立案調查。例如:金亞科技早在2015年6月4日就被監管層立案調查并發布公告;雅百特于2017年4月7日被監管層立案調查并發布公告。如果投資者在相關公告發布后,不買入或及時賣出相關股票,是可以大幅度減少虧損的。
二、年報審計意見為“非標”的股票。所謂“非標”,指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如果持有這類股票,投資者應及早賣出。例如:*ST華信和*ST保千在披露年報審計意見為“非標”后,股價持續下跌,中間幾乎沒有反彈。
三、年報收到交易所發函問詢的股票。如果交易所向上市公司發函問詢的問題比較多,而且比較尖銳,往往表明上市公司在遵守法規章程、公司治理、年報披露質量等方面存在瑕疵,投資者需要仔細閱讀函件的內容,注意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
四、ST股及準ST的股票。ST股過去由于重組預期強烈,低位投資ST股往往收益豐厚,但隨著重組新規的出臺,ST股重組相對較困難,連續跌停的ST股比比皆是(詳見筆者44期散戶之家《跟風炒作殼股風險大》)。ST股前兩年虧損,第三年才被戴帽,一旦戴帽后往往跌幅巨大。其實投資者只要認真看財報和上市公司公告,如果股票連續兩年虧損,則盡量要在戴帽前及早賣出。
五、上市公司涉及重大法律訴訟的股票。上市公司涉及的法律訴訟金額或事項對公司經營影響巨大,特別是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復雜的關聯交易引起的法律訴訟,需要引起投資者的警惕。例如:*ST富控目前的法律訴訟金額超18億元,這還不包括一些仲裁訴訟。公司目前的凈資產大約20億元左右,營收8億元左右,試想公司將何去何從?二級市場股票大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六、上市公司頻繁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股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一般來講是連續穩定的,這樣的財報質量比較高,有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決策。頻繁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往往使財報數據失真,造成投資者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頻繁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是公司的高風險信號,近來也是監管層的重點監管內容。此外,如果上市公司施行過于寬松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投資者對待這類股票需要警惕。例如:某上市公司的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為25年,但同行業上市公司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為10~15年。過于寬松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往往使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扭曲變形,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上市公司的誠信度。
七、財報中商譽高的股票。A股上市公司財報中的商譽主要來自并購資產的溢價,一旦并購的資產業績不達標,上市公司需要進行減值測試,商譽需要大額甚至全額計提。例如:?鄢ST保千是今年以來跌幅最大的股票之一,主要虧損就來自于商譽的大額計提。投資者要特別重視那些財報中商譽高、盈利能力又比較差的股票,這類股票風險比較大。
八、財報中“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凈額過高的股票。這個指標凈額過高,往往意味著上市公司透支了未來的利潤,未來上市公司利潤可能大幅下降。長線投資者對待這類股票需謹慎。
九、有息負債率過高或財務費用率過高的股票。有息負債率超過70%或者財務費用率超過凈利潤率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在為銀行打工,一般公司財務杠桿運用接近上限,財務風險不容忽視。
十、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負的股票。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多年,表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佳,難以通過自身經營擺脫困境。這樣的上市公司一般只有通過并購重組才能改善基本面,但重組新規出臺后,這類上市公司往往因自身或其他原因難以重組。
十一、經營現金流連續多年為負的股票。此類上市公司運營能力比較差,如果不能及時從外部獲得融資,公司有發生倒閉破產的可能。例如:*ST巴士今年以來跌幅巨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多年經營現金流為負,公司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今年以來A股大盤指數不斷下跌,各種股票的風險不斷暴露,投資者時不時就買入了問題股、垃圾股、“地雷股”,而一旦踩雷,投資損失非常巨大。以上是筆者防止“踩雷”的一些方法和心得,我們投資者只有通過不斷學習與自我反省,才能最大限度識別風險避免“踩雷”,提高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