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璟 唐式校
摘要:東海縣有2848平方千米土地面積,地方草食家畜品種主要有東海黃牛、東海毛驢、東海白山羊等。飼草和飼料資源豐富,飼草資源主要是農作物秸稈、野生牧草、林木枝葉等,飼料資源主要分四大類,即籽實類、糧油加工副產品、糟渣類和動物性飼料等。
關鍵詞:草食家畜;地方品種;飼草;飼料;資源
中圖分類號:S8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3-0038-01
1 地方草食家畜
1.1 東海黃牛
東海黃牛是屬于魯西黃牛分布在東海縣的一個類群,具有體質健壯、役力持久和肉質好的性能(由于體型較大,被譽為“徐州黃牛”),主要分布在東海縣中、西部。東海黃牛頭寬而長,口闊方齊,鼻鏡灰黑色,多為龍門角,其次平角、扁擔角和蘿卜角。垂皮不發達,肩峰不明顯。蹄園而堅實,呈黑色或琥珀色,尾較長,垂至飛節。體型有“高腳牛”和“抓地虎”兩大類。“高腳牛”體型較高,四肢細長,體軀較短,胸圍較大,行動較快;側視成“正方形”,皮薄而富有彈性,毛色多淺黃,細而密。農民常用作轅牛。“抓地虎”體型較矮,四肢粗短,體軀較長,胸圍較大,力大持久,側視呈“長方型”,皮較厚,毛赤褐色,粗密。農民常用作耕耙地。成年公牛體高127. 11±8.34 cm,體長144. 78±15. 24 cm,胸圍174. 97±11. 88 cm,管圍17. 64±2.24 cm,體重383. 42±62. 27 kg。成年母牛體高123. 42±12. 69 cm,體長140. 15±14. 90 cm。
1.2 東海毛驢
東海毛驢,通稱蘇北毛驢。東海縣以西部居多,其次是中部,是農村運輸交通的役畜。東海毛驢頭大、額寬、耳長靈活,頸窄細長,背平而稍窄,尻長而斜,尾細,四肢正直,蹄小質堅。體型較矮小,群眾稱之“小毛驢”。公驢:體高106.8 cm,體重164.4 kg。母驢:體高108.3 cm,體重175.5 kg。當地一般宰殺老殘驢食用,肉纖細,味美。公馬配母驢和公驢配母馬生產的馬騾和驢騾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
1.3 東海白山羊
東海白山羊為皮肉兼用羊,其性靈敏,善覓食,耐粗飼,抗逆性強,產仔多。被毛全白,分有角和無角兩種。母羊年產兩胎,多產雙羔,年產4~5只羔。一般10月齡可屠宰,屠宰率47%~51%。
2 飼草資源
東海縣有2848平方千米土地面積,其中耕地面積:50萬畝,山嶺、荒灘、十邊、溝渠、水庫等的總面積與耕地面積基本相等。自然環境優越,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豐富的飼草和飼料資源。東海縣飼草資源主要是農作物秸稈、野生牧草、林木枝葉等。
2.1 農作物秸稈
農作物秸稈以麥穰、稻草、玉米秸、山芋秧、豆秸、花生藤、還有少量的谷草、瓜果秧、塊莖類、蔬菜葉等。其中麥秸、稻草、谷草、豆秸、玉米秸占70%,山芋秧、花生秧占20%。
2.2 野生牧草
野生牧草主要種類有馬唐、犬尾草、犬牙根、黃背茅、翻白草、牛筋、鴨嘴草、鹽蒿、小薊、白茅草、三棱草、鵝不食草、旱蓮草、香茅草等。成片草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嶺地區和東部湖蕩地區。東海縣草場面積27. 11萬畝,其中成片草場只有1.45萬畝,農林閑隙地類草場25. 66萬畝,每年可產出鮮青草13. 56億kg,本縣草場資源共公為6類9組165型。
2.3 林木枝葉
東海縣成片造林總面積24.3萬畝,植樹總數達2430萬株,其中主要是楊樹、刺槐、泡桐約80%,每年可用作飼料的樹葉2. 45億kg。
3 飼料資源
東海縣飼料資源主要分四大類,即籽實類、糧油加工副產品、糟渣類和動物性飼料。籽實類主要是玉米、麥類、山芋干和豆類,年均使用量在2.5億kg左右。糧油加工副產品飼料,主要包括麥麩皮、大米糠、豆餅和花生餅。每年其副產品的資源量0.65億kg左右,其中麥麩皮0.15億kg,米糠0.16 kg,豆餅0.19億kg。糟渣類飼料,主要指酒糟、醬渣、豆渣等,年產約100萬kg。動物性飼料,主要是畜禽血、羽毛及屠宰下腳料、蠶蛹等,每年約有1600 kg,遠不能滿足養殖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