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娟
摘要:現對實驗室污染及無害化處理措施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簡要概述實驗室污染的種類,其次論述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與人體的危害,筆者在結合自身多年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建設性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相關的專業學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實驗室污染;無害化;處理措施;探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X3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3-0123-01
1 實驗室污染的種類
按污染性質分類。針對實驗室污染的種類來講,如果按照污染性質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放射性污染,在特殊情況下,放射性元素能通過植物或是動物富集而污染事物,并進一步威脅到人體的身體健康安全,一般放射性污染很難消除,其強弱與時間持續的長短成正比。二是生物學污染,它又分為生物細菌毒素污染與生物廢棄物污染,開展生物實驗的檢驗室會產生豐富的且有高濃度有害微生物的培養基,如果通風設備有漏洞會致使細菌病毒的大肆傳播蔓延而導致災難性后果,三是化學污染,它又分為有機物污染與無機物污染,前者進入環境經過長時間的累計會對環境及人體造成危害,后者屬于重金屬污染,容易在人體引起蓄積性中毒,危害性極強。
按污染物的形態分類。如果對實驗室污染物按照形態來劃分,它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種:即廢液、廢氣與固體廢棄物。首先,就廢液來講,有毒有害廢液根據其性質可以分為無機廢液、有機廢液與廢酸及廢堿,一般大多數的分析項目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廢液污染問題;其次,就廢氣來講,主要涵蓋樣品的揮發物與實驗所用試劑的揮發物,例如氰化氫與汞蒸汽等劇毒氣體以及甲醛與酸霧等有機溶劑,粗蛋白消化環節中出現的二氧化硫都可以算是廢氣;再者,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破損與消耗的實驗用品、失效的固體化學試劑以及多余樣品,如果對固體廢棄物進行不合理的處置就會直接導致非常危險的安全故障[1]。
2 實驗室污染物對環境與人體的危害
對環境的危害。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與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顯著加快,雖然取得了豐厚的經濟利潤,卻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致命性的危害與污染,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氰化物等有害物質不僅造成各種魚類的大面積死亡,更導致我國許多區域內的江河湖海內充斥著有毒重金屬物質。其次,含有磷與氮的廢液進入水體會導致赤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藻類植物絕跡,更甚至是某些劇毒廢液中的有害成分會對土壤的成分與結構造成致命性的危害,難以進行后續的植物生長,要想從根本上避免實驗室污染物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杜絕任何形式的有害物質隨意排放。
對人體的危害。實驗室污染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金屬元素,往往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例如鉻、錳、銅、汞與鉛等如果在人體內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直接引起非常危險的蓄積性中毒,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熊本縣發生的水吳病;二是有機污染物,其可以對人體的造血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都有刺激麻痹的作用,如果滴在皮膚上就會出現壞死與潰瘍等狀況;三是生物廢棄物污染,任何一個人為的細小的疏忽都可能會釀成毀滅性的災難,其往往具有高濃度的有害微生物培養液,如果未經處理就排放,就會產生致命性的災難[2]。3針對實驗室污染提出的無害化處理措施
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規范。要想從根本上避免實驗室污染物對人體與環境帶來的危害,最基礎性的措施就是務必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規范來予以保障,應該把實驗室污染治理措施從頭到尾的融人到實驗室的建設與驗收過程當中去,設法盡可能的減少污染,統籌兼顧好制定操作性強規范與防治途徑之間的關系。另外,還可以不斷提升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來加強職業道德,始終秉持“綠色環保”的理念,例如在實際實驗中用酒精溫度計取代水銀溫度計。
加強對廢液的管理及有毒有害廢物的無害化處理。一方面,所謂的加強對廢液的管理指的就是收集者應該詳細記錄各個實驗室收集的廢液時間、種類以及數量,廢液必須要用封閉容器進行貯存以堅決避免揮發與產氣溢出,同時廢液在進行儲存時要使用潔凈容器以免出現交叉污染。另一方面,所謂的加強對有毒有害廢物的無害化處理指的就是把有害物進行分解并轉化成低毒甚至是無毒的化合物,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餾或是蒸餾純化法、轉化法與中和法,對于那些有劇毒的廢物要用活性碳予以處理后再進行過濾排放,總之,希望相關的專業實驗技術人員將上述無害化處理措施落到實處中去,從根源上把污染物扼殺在萌芽狀態[3]。
參考文獻:
[1]趙立波,畜牧行業實驗室污染的種類及無害化處理措施[J].當代畜牧,2014(23):157-159.
[2]張燕玲,畜牧行業實驗室污染物的種類、危害與安全處理措施[J].農村百事通,2015(14):273-275.
[3]劉美麗,降低規模化畜牧業對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J].飼料工業,2016(21):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