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萍
目前市值破萬億的蘋果公司,動態市盈率僅有15.7倍,疊加靚麗的業績和創紀錄的回購規模,蘋果綜合競爭實力依舊強勁,未來仍有不錯的發展空間。
美國東部時間8月2日,蘋果股價觸及207.05美元,市值正式突破1萬億元,成為美國首家、全球歷史上第二家市值萬億元的上市公司(第一家為中國石油)。而在這背后,離不開蘋果史上“最佳”第三季財報的推波助瀾:得益于iPhone X主導的高端iPhone產品陣容以及服務領域的持續增長,蘋果第三季財報營收和美股收益均超出此前市場預期;受此消息影響,蘋果隨后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8.98%。
本周《紅周刊》邀請資深美股投資人、點拾投資創始人朱昂對蘋果公司投資價值進行深度解讀。朱昂認為,蘋果第三財季業績符合預期,萬億市值不是蘋果的終點,未來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至于未來蘋果研發的重點方向,其表示智能穿戴值得重點關注。
大中華區銷量增勢能否持續,
還需看蘋果公司產品的創新力度
《紅周刊》:蘋果的第三財季業績超出市場預期,不過,財報低于或高于預期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蘋果公司是否在穩步增長,盈利能力是否能一直保持強勁,對此,您怎么看?
朱昂:就蘋果的商業模式和行業壁壘來看,首先蘋果的iOS是一套封閉的系統,這意味著用戶去使用這個平臺的成本是很低的,一旦你要離開這個平臺,成本卻是極高的。其次,蘋果是全球手機行業當中定價權最高的公司,蘋果手機占據了全球80%以上的手機利潤。最后,蘋果ROE(凈資產收益率)極高,未來增長的可預測性是很清晰的。另外,近年來,蘋果也逐步開始向軟件端收費,這也將成為未來利潤增長點之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第三季財報也透露出另一個事實,即iPhone X的銷售是比市場預期的要好,這對蘋果公司業績提升帶動作用比較明顯。財報數據顯示,當季iPhone營收同比增長了20%,達到299.1億美元,為蘋果貢獻了56%的營收,其中,iPhone X是蘋果最暢銷的手機機型。
《紅周刊》:不過,第三季度iPhone銷量卻低于分析師此前預估的4160萬,較去年同期僅上漲1%。此外,第三季度iPad和Mac筆記本銷量增長疲弱甚至下滑。
朱昂:我們在分析一家公司的時候,一是關注量,二是關注價。2017年蘋果推出iPhone,其滲透率開始提高的時候,正處于消費者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的過程,蘋果憑借自身的系統優勢吸引了很多用戶,這是量。但現在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已經接近瓶頸,在這種背景下,企業未來再依靠用戶數的增長來支撐企業發展,此時需要的就是價。
從數據上看,銷量僅增長1%,營收卻出現20%的增長,主要是受999美元起售的iPhone X等高端機型的提振,這也意味著當季iPhone的平均售價達到了724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06美元。客單價的提高,一定是基于更多的軟件服務,而隨著整個客單價越來越高,整個軟件收入占比也就會越來越高。
《紅周刊》:在經歷6個季度負增長后,蘋果公司在大中華區銷售業績終于在2017年四季度實現正增長,并連續四季度增長取得雙位數增長,在您看來,在國內手機品牌的競爭下,這種銷售增長勢頭是否可持續?
朱昂:國內銷售增長主要來自于iPhone X的銷售,蘋果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地區最好賣的三種手機都是iPhone產品,iPhone X排名第一,而且已經持續一兩個季度,此外,iPad、iPhone和其他產品的服務營收在大中華地區也出現了雙位數的增長。
分析可以發現,iPhone X的暢銷符合手機行業的特征,即依靠有創新的新品來帶動整個市場銷售。但至于蘋果在國內的銷售增長勢頭能否持續,短期是很難說的,因為今年以來,國內手機銷量總體下滑,國內手機市場正從增量市場變成一個存量市場,而且市場的集中度也在提高,蘋果不得不面對華為、小米等的競爭。不過,蘋果IOS用戶的忠誠度非常高,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蘋果在中國長期銷售應該也不會很差,具體還得看后續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
構建服務和內容生態圈,智能穿戴將成未來發力點
《紅周刊》:從目前蘋果公司發展情況來看,服務板塊正在崛起,目前已經成為僅次于蘋果手機的第二大營收主體。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蘋果服務業務營收95.48億美元,同比增長31%,創下歷史新高。請您分析一下蘋果公司服務板塊的盈利模式和邏輯。
朱昂:服務業務的迅猛增長彌補了蘋果手機硬件業務的衰退。一方面,蘋果手機因IOS系統積攢了大量的忠實用戶,這些用戶除了每隔兩三年會有購買新機的需求,還會使用蘋果提供的很多增值服務,如App Store、Apple Music等軟件服務,而這將提高蘋果的單用戶價格,目前,蘋果付費用戶數高達3億,僅去年就增長了60%。
最為經典的案例是,在Apple music軟件的推出之前,大家對于蘋果的印象就是一部可以打電話的iPad,而當Apple Music軟件推出后,在蘋果手機上就可以直接播放和下載音樂,引發用戶的追捧。最新財報數據顯示,目前Apple music付費用戶和試用用戶合計5000萬,第三財季同比增長50%。
此外,云計算服務營收同比增長了50%,蘋果應用商店的總營收已經是谷歌Play商店的兩倍,Apple Pay的移動交易數量已經超過了Paypal和Square兩大先發多年的競爭對手。而隨著這些增值服務產品的發力,軟件應用收入在整個蘋果收入占比正在快速提高。
另一方面,蘋果本身就是具有軟件基因的。我曾去過蘋果總部調研,蘋果總部都是偏向于軟件方面的工程師,手機業務其實都是外包生產,從這個角度而言,蘋果實際上是一家軟件公司,公司的服務板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紅周刊》:數據顯示,蘋果2018年研發費用高達140億美元,為近4年來營收占比最大的一次。在您看來,加大研發費用的蘋果下一個戰場將指向何方?
朱昂:對于蘋果的未來,個人覺得會將重點放在智能硬件領域,細分領域來看的話,手表和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的發力點。因為目前蘋果已經擁有一個很好的軟件系統,它也希望能做出更多的智能硬件,從而建立起一個更強大的生態系統,例如Apple Watch、AirPods等,都是硬件智能產品的代表。
最新財報顯示,Apple Watch本季度的增長幅度在40%左右,AirPods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未來Apple Watch將在健身、交流和快速獲取(包括鍛煉數據在內的)信息方面變得更加強大。
《紅周刊》:在此次電話會議上,庫克透露蘋果正在與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進行原創內容的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或是向媒體巨頭奈飛發起挑戰,如何看待蘋果此次的舉動?
朱昂:內容也是蘋果規劃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蘋果會往內容端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傳統公司或小公司沒有大量的資金來競爭這一市場,如目前奈飛每年在內容制作方面的投入將近100億美金,超過美國六大電視臺任何一家,這個規模的資金投入只有蘋果、亞馬遜等巨頭才有實力參與。另一方面,蘋果目前在音樂內容方面已經很強,目前目標是打造內容端、視頻端的生態圈,為未來Apple TV欄目的推出做準備。
蘋果為何能跑在谷歌和亞馬遜前面
《紅周刊》:亞馬遜和谷歌此前與蘋果并列為三家最有可能突破萬億市值的公司,在您看來,為何蘋果會成為美國首家、全球歷史上第二家市值破萬億的上市公司?
朱昂:在此之前,我們就認為蘋果是進入萬億市場確定性最高的一家公司。因為蘋果估值不高,企業護城河卻很深,現金流也最為穩定,即使沒有引爆點,蘋果長期每年15%的業績增長也是可預見的。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和云業務表現都很出色,但亞馬遜今年以來價值被挖掘的已經比較清楚,截至美東時間8月2日收盤,今年股價累計上漲56.8%,是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最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接下來,市場需要對亞馬遜之前的預期進行驗證,而這需要一段時間。谷歌雖然從剛披露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業績還不錯,但也面臨搜素顆粒度需求越來越細對其產生的沖擊。
《紅周刊》:在您看來,萬億市值后,蘋果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朱昂: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蘋果的數據,今年以來蘋果累計上漲22%,大幅超過標普6%的同期漲幅;就估值而言,目前1萬億市值的蘋果,動態市盈率僅為15.7倍,屬于被低估的狀態。盈利方面,第三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2%,增長勢頭良好。此外,蘋果還推出創紀錄的回購計劃,綜合來看,蘋果的競爭力依舊強勁,未來仍還將有不錯的發展空間。
其實投資者不妨換個角度理解,將蘋果看作年化回報率15%的資產投資,這樣投資者即使把握不準股市的節奏,每年也可以從蘋果公司取得15%的年化收益,這是非常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