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銳
近幾年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在教師隊伍中影響很大。很多老師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謹慎教書,小心翼翼過日子,對學生放任自流。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那么我們的教育事業就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該怎么管,成為我們老師的一個大問題。
現代教育理念指出:教育是愛的事業。正如夏丐尊先生曾指出:“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熱愛學生不僅是師徳具體表現,也是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有人說“嚴師出高徒”。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只要正確處理好“嚴”和“愛”的尺度,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愛相濟,學生才會“信其道,親其師”,這樣工作才會事半功倍。
一、嚴得有理,層層深入
常言道:“樹不修剪不成形,人無管教不成長。”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成形的重要時期,嚴格要求學生養成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但一些老師對“嚴”的曲解誤用令人深思。在他們那里“嚴”演變為體罰和變相體罰,愛必蕩然無存,不再是“嚴中有愛”的范疇。這種“嚴”學生表面上可能會服服帖帖,但是暗地里會陽奉陰違,長時間還會滋生叛逆心理。所以在班級管理中要“嚴得有理”,“層層深入”。
首先對學生進行規范教育,讓學生認真閱讀《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一些常規要求。以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標準。然后我根據學生身邊先進同學、事件、現象制作成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樹立好的榜樣。我還讓學生尋找身邊不符合道德規范的事件和現象。讓學生說出反面的錯誤之處,讓學生明確哪些言行是不該做的。在班級管理中,任何學生出現了錯誤,就必須嚴格對待,否則錯誤會加深,還會傳染給別人,久而久之會導致班級秩序混亂難管理。還記得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我,血氣方剛,行事雷裂風行,工作很有干勁。總是想用最快的時間把班級管理好,就來了一招“殺雞儆猴”。但事與愿違,導致班級管理工作很難開展。我吸取教訓,請教了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吸取他們的班級管理經驗。讓我懂得了在班級管理中,教育犯錯誤的學生時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和改正的空間。
人無完人,孩子自控能力差,更會出現犯錯的時候。如果學生第一次犯錯就用當眾檢討或讓家長到學校等方法處理,會導致學生出現“抗藥性”,下次犯錯就很難處理。所以第一次犯錯的學生我會根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循循善誘”“層層深入”教育。首先對他講明道理,提出警告。還要他找出錯誤之處,讓他知道錯在哪了。如果學生多次犯錯,就逐漸加深處理。這樣學生會認為老師在尊重他,給他改正的機會,他也就會在心底服老師的管理。
記得接手初一級的1班,第一次和同學們一起開的班會課上,看到新奇、激動的同學們,我穩定一下自己同樣激動的情緒,先讓同學們各自簡介了自己之后,書歸正傳切入重點,就是我們班的“家規”,讓同學們有這樣一個理念:教室是大家學習的場所,為了今后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所,必須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崇尚學習,樹立正氣……。在隨后,我不斷“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地加強“家規”。有的學生就在私下的起了外號“火山嚴”,甚至有同學總結我時這樣形容:一個字,嚴。兩個字,嚴厲。三個字,太嚴厲。四個字,嚴得服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慢慢發現,老師對他們更多的是愛。十幾年來,我帶的班一直做到了學風正,品行端。連年被評為“文明班級”等榮譽稱號。
二、愛,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盡管我對學生要求很嚴格,但在生活中我像他們的母親一樣關心和愛護他們,像朋友那樣親近和尊重他們。作為班主任要懂得如何和學生打交道。和學生交流過程中最主要的是一顆愛心,把尊重、關愛學生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統一起來。正如我們常說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讓學生看到我們的付出,讓他們也愛我們。這樣學生才會放開身心接受我們,才會信任我們。所以在平時我跟他們“打成一片”,幫助他們解決很多心理、生理和生活中的問題,和他們亦師亦友。
記得班上有一位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的,但在初三放寒假時迷上了網絡游戲。開學后,他擺脫不了游戲的誘惑。一段時間下來,他的學習明顯跟不上,成績開始回降。在他迷茫的時候我找上他,他低著頭對我說的第一句:“老師對不起”。從他的態度,從他的語氣中我明白他的心事,他覺得辜負老師和家長期望。在我巡問下他敞開心扉,盡情道盡一切。我知道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最容易沉迷形形色色的網絡游戲。可是我不能批評,指責他。于是我幫他分析了沉迷網絡游戲的種種不良影響,和他一起重新制定學習計劃,然后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一起監督,幫助。最終他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考上了他自己理想的重點高中。
如果說嚴是魚,那么愛就是水。兩者完美地結合呈現出無限生機;如果說嚴是理,那么愛就是情。管理教育學生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中有愛,做到嚴與愛的和諧統一,讓學生的心和老師的心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那么教書育人自然也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