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惠
2018年9月已經迎來了開學季,不知道追夢的你,是否已經如愿就讀自己的夢校?對于大多數中國同學而言,寫作并不是難事,但是“如何用文書來打動招生官,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卻是一個難題。如果把申請的各項內容比作一個人,標化成績是軀體,活動競賽是脈絡,文書就是這個人的靈 魂。
如果你的成績、競賽并不突出的時候,一篇精彩的文書能讓你絕地翻盤;倘若你的成績出色,活動繁多,一份糟糕的文書,足以給你的申請,宣布死刑。在整個申請環節中,文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于文書的書寫,許多同學表示:“我已經研讀了很多優秀范文,看了很多顧問老師的分析,也聽了家長好友的建議。可是等到自己上手的時候,腦袋里仿佛優勢一篇空白,無處下手。”事實上,寫好文書,聽看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僅僅聽看讀是遠遠不夠的,“聽看讀寫想”,才是寫好一篇文書的關 鍵。
合理篩選有序規劃
一篇好的文書在落筆之前,研讀優秀范文、參考顧問老師分析、家長好友建議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要學會“想”。我們在寫文書進行“想”這個過程的時候,也就是“頭腦風暴”(brianstorm)。在這個過程中,會使我們在著眼于素材的挑選和文書的寫作方面更加豐富、流暢。
在素材選擇方面,可以把從小到大發生的趣事記錄下來;也可以按照事情的類別:學術的,興趣的,成長的,感悟的進行歸類整理。你可以整理一張表格,也可以做成樹形規劃圖。
在申請季,經常會遇到初寫文書把它寫成加長版的簡歷;又或者在文書中把自己寫成想象中完美無缺的自己;還有學生寫著寫著,就偏離了自己的主旨。這時就需要“看和讀”。看資深顧問,咨詢老師的分析,通過閱讀歷年的優秀范文,自己加以分析,將自己想表達在有限的篇幅中提煉出來。通過閱讀美國紐約時報上刊登的精選文書等其他優秀的文書范文,學習其如何寫作與表達。通過閱讀了優秀范文后,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老師或者顧問分析,就能更好理解了。
以小見大平凡中見真章
文章寫法和篇幅是許多老師都推薦文章要從小事著手,通過寫故事來表達個人特質的主要原因。中國的寫作,講究以小見大,這一點在文書有共同之處。
從文章閱讀角度來看,以小見大的文書寫法有以下兩點益處:一是事件平凡,人物親切,容易引起閱讀者共鳴;二是平凡中顯偉大,細節中定成敗,細微中見變化,這就使得人物形象豐滿,感情細膩,讓人印象深刻。從篇幅上來看,有限的篇幅使你不能面面俱到,必然缺乏對于這些事的具體描寫。足以見得,以小見大也適用于文書的寫作。
切勿千篇一律夸大事實
經過頭腦風暴,閱讀范文以及文書分析這一系列的構思準備,就到了文書環節中最關鍵的一步—寫文書。我們如何才能讓文書變成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呢?在寫作期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和技巧呢?
一、文章的選材。很多人喜歡寫志愿者、競賽等話題,千篇一律,容易讓招生官產生視覺疲勞。從小的點切入,但是思路要廣,這時你可以把內容再細一點。比如有一位學生寫自己為福利院兒童演奏音樂的事情,發現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了,之后聯系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有關音樂和人注意力的研究,完成了他的文書。從義工中的小事件,擴展到大學最新的研究。這樣的文書,如果你有一些罕見的成長經歷,好好拓展思路,會為你的文書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文章的立意。文書是一個招生官“觀察”申請者的渠道,通過文書,可以了解你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品質、精神,能夠為學校帶去新的能量。
立意方面我有3種建議:1. 成長類故事。挖掘相對曲折的經歷,在矛盾和對立中成長的故事,會為文書增色不少。(如果沒有相關故事,請看第二條)
2. 夢想。有較為鮮明的層次感,比如經歷—挑戰—成就—特點—夢想的形式,讓人豁然開朗。
3. 競賽、活動、社團、義工類。則要深挖細節,在描述過程中多下功夫。被別人認同、認可,是一項基本的能力。這項基本能力的核心就是人和細節。把你文書的細節描述做好,寫出當時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也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書。
三、真情實感。招生官閱讀眾多文書,對文書的辨別能力非常強。夸大事實或者子虛烏有的文書,不僅不能打動招生官,甚至還會留下不好的印象。寫作方面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對于文書閱讀節奏的把握來說,三長一短最佳。即三個長句,一個短句。
一份好的文書像一件藝術品,是經過精雕細琢打磨出來。從落筆的那一刻起,文書的修改才剛開始,無論是隔三岔五自己閱讀、修改,還是找老師、朋友尋求建議和幫助,都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文章完成后,多和指導顧問、老師和朋友溝通。他們可以在文章的內容方面提出些建議。無論是文書的內容還是語法方面都會給予幫助。“聽”是為了精益求精,聽取他人的建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