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輝
2018年世界杯將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舉行。從“微信指數”來看,5月初開始大家便提高了對世界杯的關注;與此同時,A股世界杯行情也日漸升溫,典型個股一方面包括早期的青島啤酒、當代明誠,另一方面則是近期的萊茵體育、雷曼股份。
由于毗鄰接壤的緣故,俄羅斯世界杯有望成為2002年韓日世界杯后,中國球迷參與度最深的一屆足球盛會;而對A股世界杯主題的投資機會進行梳理,這里邊主要包括與版權、旅游、啤酒、彩電、彩票等相關的上市公司,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到底如何。
不少老股民都很敏感,A股素來有“世界杯魔咒”一說。這個宿命論,大致指的是世界杯期間A股往往會出現下跌。根據招商證券策略研究員的統計,在1994年-2014年六屆世界杯期間,上證綜指有四次是下跌的,深證成指則有五次是下跌的,而創業板指則兩次均下跌。不僅是A股如此,港股、美股、歐股等在世界杯期間往往也是跌多漲少。坊間一種說法認為,世界杯期間投資者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行情造成了影響。

拋開上述理由,今年世界杯期間的A股很可能繼續不太平,原因在于恰逢中美貿易戰第二個談判敏感窗口——7月1日。近期我們剛剛經歷了第一個談判敏感窗口——5月22日,500億美元關稅的政策咨詢在這一天結束。幸運的是,在國家領導人的斡旋下,中美摩擦暫時緩和,兩國有更多時間進行磋商,但結果終將落地。而第二個談判窗口恰逢今年世界杯期間,美朝領導人會晤也沒能在原定的6月12日舉行,不排除后續仍有所反復,屆時的A股行情其實是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的。因此,在流動性偏差、風險偏好較低的時期,要降低投資回報的預期。
從交易層面上分析,世界杯主題投資剛進入右側階段。盡管包括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當代明誠、騰邦國際等在內的世界杯概念股似乎提前幾個月就得到了部分資金的布局,但或許彼時與世界杯關系不大。
首先,這幾只股票基本面上往往有支持機構投資者買入的邏輯,比如啤酒,去年底開始就在講行業復蘇的邏輯,早期資金大概率不是抱著世界杯炒一波的心態來的,因為時間上來看真的太早了,主題熱度不發酵對于游資來講很難完成籌碼的交換實現獲利;其次,炒體育板塊不能忽視歷史上資金最為關注的幾個票,比如萊茵體育和雷曼股份,這兩個票都是在5月之后才有了明顯放量+突破上漲;再次,筆者查詢了過去幾個月以來相關的研報,發現和世界杯沾邊的報告也是5月份才開始。以上種種說明了世界杯主題的窗口才剛剛打開,從本月的活躍成交來看,未來進一步受到資金青睞的對象可能集中在鴻博股份、青島啤酒、燕京啤酒、萊茵體育、當代明誠、重慶啤酒等標的。
一般意義上,市場公認的世界杯概念股主要分布在幾個行業:一是版權的當代明誠,旗下雙刃劍體育是本次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的獨家銷售代理;二是出境游的騰邦國際、眾信旅游、凱撒旅游,邏輯在于世界杯開賽對赴俄羅斯旅游將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三是啤酒的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這里邊的邏輯不言而喻;四是彩電板塊的海信電器、兆馳股份、TCL集團,每逢體育大年往往也是彩電銷售的高峰年;五是彩票概念股中的湖北廣電、萊茵體育、鴻博股份、天音控股等;六是產品用在世界杯的電子設備公司,像奧拓電子、艾比森等。從過往這么多屆的歷史來看,啤酒的確定性無疑是最高的,近期走勢也有模有樣。
對此,筆者僅選了兩個較熱門的世界杯主線進行深入分析,詳細聊聊里邊的各種門道。
啤酒:格局改善幻想美好,現實卻全都是泡沫
邏輯上講,世界杯期間啤酒的消費量肯定是增加的,但至于具體能增加多少,似乎市場上從來沒人能講得清楚。除此以外,許多券商分析師自2017年年底就開始推薦啤酒板塊,核心邏輯在于行業集體走出價格戰困境,利潤率會有明顯提升。誠然,經過2013年至2016年的下滑,別說是中小啤酒廠舉步維艱,就算是上市公司的利潤表也一塌糊涂,PE更慘不忍睹。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退出、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行業集中度提升的確是趨勢,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龍頭公司在逐步提高售價。對于啤酒這種低利潤率的品種來講,提價對業績的彈性很大;而啤酒能否提價往往取決于區域的格局/市場份額。
中泰證券食品研究員曾提到,全球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在不同區域利潤率有顯著差異,如在強勢的巴西和阿根廷,它的EBITDA利潤率可達45%-50%,而在亞太等非強勢區域,其EBITDA利潤率則不足30%。對于啤酒這樣一個已經步入成熟期的行業來說,龍頭公司的成長關鍵依賴于市場競爭格局的持續改善。
過去10年來,基本每隔一段時間,啤酒行業便會有一輪整體性的行情,邏輯基本上也類似;但回過頭來看,國內啤酒公司的利潤率并沒有顯著改善,問題的根源可能在于“華潤+青啤+百威+燕京+嘉士伯”的五強格局遲遲未能進化為三足鼎立甚至是兩強爭霸,因此行業的銷售費用率遲遲沒有趨勢性改善。目前我們看到的提價行為更多是消費升級背景下,產品升級帶來的噸凈利提升;在CR5格局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行業的激烈競爭并未改變。
而對于這樣一個份額決定利潤率的行業,即便是看好未來格局改善,投資上應該首選市占率第一的港股華潤啤酒,而不是A股的青島啤酒、重慶啤酒(嘉士伯)、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標的。
版權:世界杯概念最純正,但也面臨諸多風險
如果說啤酒只是搭了世界杯便車的概念股,以當代明誠為代表的版權公司就是純正的世界杯受益標的。
當代明誠成立于1992年,自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收購強視傳媒后,正式進軍影視轉型文化企業。2016年,公司收購了雙刃劍體育,切入體育營銷產業;2017年繼續收購新英體育進入體育版權領域,擴展了公司體育板塊的拼圖。之所以說公司是純正的世界杯概念股,原因在于旗下雙刃劍體育是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權益分銷的獨家銷售代理。
去年10月,雙刃劍與國際足聯簽署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獨家市場銷售代理合同》,雙刃劍香港取得亞洲區獨家市場銷售代理權,有權在2018年5月31日前,為國際足聯提供潛在的亞洲區域贊助商候選人,國際足聯將在其提供的贊助候選人中,按要求確定不超過4個贊助商,最終雙刃劍將向確定的贊助商收取費用。2018年2月,公司公告雅迪集團與國際足聯簽署了區域贊助商合同,正式成為了18年俄羅斯世界杯國際足聯亞洲區域的贊助商之一,為此公司一次性確認了2000萬美元的收入。按2000萬美元/席的標準及30%的毛利率計算,4個贊助席位將為公司產生8000萬美元的收入和2400萬美元的毛利。
看似概念純正,但仔細看又會發現公司存在不少投資上的隱患。首先是盈利持續性的問題,雙刃劍體育今年有世界杯權益分銷的代理權貢獻業績,但明年之后怎么辦?有券商分析師認為,3月30日公司拿下2017年-2022年五個賽季的西甲版權后,盈利持續性的問題能得到解決,這里邊可能忽視了一點,這次的西甲版權其實早前已被蘇寧拿下,有消息稱當代明誠是以更高的價格從蘇寧手中接盤,未來運營時能否盈利尚未可知。實際上這種頭部版權天然更適合擁有終端流量的BAT,做頭部內容分銷的商業模式未必行得通。
其次是上市公司的背景是當代系,結合當前趨緊的資金環境,這類高杠桿的民營資本能否順利渡過難關還不好說,公司質押比例目前還高達52%,已經突破了新規后要求的質押紅線。再者,公司還在3月底披露了董監高的減持計劃,計劃減持比例合計達到5.68%,如此大手筆的減持意圖也實在是難以看清。
除了啤酒和版權,實際上其他的世界杯概念股在基本面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比如去年底預期很高的彩電,多數觀點認為體育大年能促進銷量的提升,且面板成本持續下行,理論上今年應該是黑電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一年;但實際上,面板的下行誘發了價格戰,多款尺寸整機價格在今年一季度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而在銷量方面,數據顯示,其較去年同期并不樂觀。所以在參與世界杯主題時,投資策略整體上還是應以主題心態看待,在享受行情的同時多一份謹慎,預期兌現則是獲利了結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