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2018年7月16-19日,新西蘭新任教育部長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對中國展開了為期4天的訪問。這一舉動再次凸顯了新西蘭對其最大國際生來源國的重視。早在1972年,中新兩國就開始建立教育合作關系,幾十年來,從深度上不斷深化:從互派留學生,逐步延伸到合作學術項目,合作辦學機構,從廣度上也不斷拓展:從中國東部地區高校延伸到中西部內陸城市開展教育合作。
新西蘭極其重視公共教育,政府投入巨大。在每年的政府總開支當中,教育占第三位,排前兩位的是社會福利和健康。2018年6月新西蘭發布的《國際教育戰略2018-2030》最終草案,強調了國際教育在新西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草案囊括了2017年發布的《國際學生福利戰略》,進一步保障國際學生人身安全,提高國際學生在新西蘭的幸福度和歸屬感。新西蘭也憑借其傳承自英聯邦、通行世界的優質教育,成為中國留學生四大留學目的地之一。
“走出去”的部分非常成功,“引進來”的部分也可圈可點。2007年,新西蘭第一所孔子學院在奧克蘭大學揭牌成立,之后在坎特伯雷大學、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先后成立孔子學院。新西蘭開設的“總理亞洲獎學金”,大部分領取獎學金的學生都選擇了到中國留學。
中新教育幾十年的合作歷程中,雙方教育界實踐者投入心血和智慧,開拓了許多創新之舉。中新教育合作的各類模式,足以成為國際教育合作值得研究的案例范本。
詳請關注本期封面人物—新西蘭教育部長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專訪。
作為國際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近期有兩個值得關注的教育論壇。2018年6月底,中國九所中外合辦大學之一的西交利物浦大學,主辦了一場關于“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主題的論壇。執行校長席酉民提出,在未來世界,人群中高精專家(如研發人工智能和制造機器人的人)會占到10%,商業領袖(具備堅實的行業基礎和優秀的跨文化溝通領導力的人)會占到20%;剩下70%的人呢?要學會“在這樣的世界里享受生活”。教育要如何為這樣的世界做好準備?
2018年7月15日,由《留學》雜志和北美留學生日報聯合主辦的第四屆College Fair暨首屆中美高等教育峰會,十幾位中外知名教育人士紛紛提出了關于留學、國際教育、教育合作、未來教育等多個精彩觀點。
詳請關注本期資訊和封面故事。
圓桌會議每年引領著教育的潮流和走向,關于教育的意識形態卻不會那么快影響到留學生的日常行為:一個學新聞專業的準大三生,要如何進入美國超大媒體機構實習?在本期的“趣留學”板塊,已成功進入ABC實習的《留學》特約觀察員劉子瑞于前方發來報道。
世界杯結束了,我知道這個話題你們可能不待見,但仔細看看真的很有趣:從世界杯看日本文化。特約撰稿人劉藝貝說了,與其經常糾結是學巴西、學西班牙,還是學克羅地亞?不如虛心學學隔壁那個差點把季軍比利時拽下馬的日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