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進芳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所居住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筑空間設計和建筑管理等息息相關,建筑管理的相關情況直接影響到城市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所以需要有針對性的分析城市建筑空間設計和建筑管理的關系。本文將分析建筑空間設計與建筑管理之間的聯系,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設要素,提出完善城市建筑空間設計手段和提升建筑管理質量的意見。
關鍵詞:建筑;空間;設計;管理
1 前言
無論是從城市建設還是居民居住需求的角度來說,城市建筑空間設計與建筑管理的優化都是非常必要的。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也了良好的建設城市,在建筑工程建設之中,建筑空間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城市宜居程度,因此,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能夠將文化與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保證與周圍環境協調共存。不能只注重對建筑物本身的設計,對于周邊的空間環境也必須高度重視起來,為城市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城市建筑空間設計的概述
建筑設計與空間設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是因為在城市中建筑是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中的“主要景觀”。因此,在城市空間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建筑設計工作,將其作為重點內容來抓。建筑設計人員應當按照該城市的文化、背景等內容進行設計,充分考慮空間設計與建筑設計工作之間的關系,從而突出一座城市的特色。城市建設者在進行空間發展規劃時,會聯系到建筑設計者所提供的建筑設計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資源整合,從而產生新發展的城市建設發展布局。而在建筑設計者施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也會調查考慮建筑所處的城市環境,作為建筑設計的基本條件,結合一定的建筑設計發揮,產生一定的設計元素和表現上的聯系性[1]。建筑本身的形象能夠反映自身的特點,建筑使用的材料、風格、色彩等對城市的空間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當一座城市的主要特點是穩重和低調時,如果在城市的某個地方設計一座高大的建筑,或者造型另類的建筑,會使得這座城市的風格受到影響,這就說明建筑對城市空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城市建筑空間設計的要素
城市建筑設計工作在開展中,應當保證最終的設計效果,要想達到這一要求,應當掌握建筑空間設計的諸多要素。
3.1 天際線
天際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得建筑物和周邊的天然物體協調共存,保證建筑空間的和諧,從而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良好的天際線能夠讓建筑與自然形成和諧的關系,建筑的美觀性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建筑的天際線就是帶給人們第一觀感的設計形象,是建筑空間設計豐富的表現力所依托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天際線還決定著建筑自身同周邊環境的融入感和自身存在感的調和度,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尤其要重視天際線視覺效果的設計。
3.2 地平線
地平線與建筑設計工作也存在密切的聯系,當建筑的地平線高于周圍的建筑時,其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給人帶來一定的壓力。在設計一般建筑時,不應當設計的較高,而政府、司法部門可以使用地平線較高的設計方法。普通建筑應當合理設計自己的地平線,讓建筑看起來更加自然和諧。地平線的變化,使得建筑空間設計在表現上具備一定的形象意義,包括建筑形象的莊嚴感、親切感、開放性等表現。使得建筑本身在建筑空間設計豐富的表現力作用下,產生具有層次的多樣變化,增加建筑設計的空間美感[2]。
3.3 空間要點
建筑空間要點的展現,是建筑空間設計的重要目的,也是建筑空間設計表現力尤為關鍵表現要素。空間要點的作用有些類似于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在建筑設計環節中,應當保證空間要點得到發揮,不能讓其中的空間要點遭到覆蓋。
3.4 后退
后退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設計理念,在建筑物的大門與道路之間留出一定的距離,能夠讓建筑看起來更加深沉和穩重,這就是一種后退設計的理念,其在大型的建筑設計中非常適用。
3.5 縱深
建筑縱深給建筑的空間觀感增添了層次性,增強應用建筑空間展現力所表達的立體感。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縱深,這是因為通過增加縱深,能讓建筑的氣質得到提升,建筑美觀度也會大幅提高。
3.6 升高和降低
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層次變化。例如通過設計臺階讓建筑具有升高和降低的特點,建筑的趣味性和美感也會隨之提升[3]。
3.7 人文尺度
一座良好的建筑設計還應當具備一定的人文元素,這樣能夠讓建筑與人們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增加其中的人文尺度,符合人體工程學,從而增加人們的使用體驗。
4 提高城市建筑空間設計與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
4.1 加強對城市空間內涵的理解
要相對城市空間進行深刻的徹底的研究,除了建筑環境外還需要考慮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生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審美需求等等。因為對于人們來說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在城市空間進行,人類的生活行為對城市空間規劃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分析的時候也要從人們的生活活動開始,對施工技術、設計手段、城市環境、以及人類行為和社會空間環境等等都要全面考慮到位。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多個方面的學習,包括: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建筑學等,加強對“城市建筑空間”的理解[4]。
4.2 保證建筑本身和社區的功能
建筑的最偉大價值就是為人們提供便利的生活,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在建筑設計環節中,要增加建筑本身的功能和社區功能,使得建筑與社區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避免社會大眾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只有兩者和諧統一,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4.3 提高建筑物內部空間和外界環境之間的協調性
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建筑本身和每個內部空間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都要保持協調統一。舉個例子:比如陽臺的形狀和空調機位以及城市空間景觀三者之間必須要保持協調共存。
4.4 豐富空間環境管理的內涵
政府相關部門在城市建筑管理工作中,應當認識到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將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當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嚴格把關建筑的風格和藝術特點,使其與整座城市的建筑風格相統一,避免一些另類建筑的出現[5]。
4.5 樹立一定的空間設計理念
城市建筑空間屬于一個復雜繁瑣的三維立體空間。在設計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三圍空間設計理念對城市建筑管理與城市空間設計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在規劃城市街道和廣場的時候,必須要提前考慮好建筑物的外掛形態以及高度,由此可見,要想真正實現完美的城市空間設計,樹立良好的空間設計理念是個重要前提條件。
5 結束語
市建筑空間的設計是城市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怎樣充分展現城市的文化特色是當前城市發展中最主要的問題,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能夠將文化與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保證與周圍環境協調共存。不能只注重對建筑物本身的設計,對于周邊的空間環境也必須高度重視起來,為城市發展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田園.當代城市建筑環境空間中的裝飾藝術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1):13~14.
[2] 馬金鳳.基于城市建筑空間設計與建筑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6):17-18.
[3] 韓冰.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協調發展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7(27):72.
[4] 趙銘.城市建筑空間設計研究[J]. 藝術科技,2014(2):308.
[5] 劉哲軍.建筑設計與建筑管理的整合機制[J].安順學院學報,2015(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