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斌
摘 要: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房屋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高層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相比普通底層建筑,高層建筑在建設過程中有更高的難度,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先進技術,這就導致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變長,在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樁基礎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對建筑的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基于這一問題,本文分析了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準備工作,然后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的促進我國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施工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樁基礎工程
1 做好施工準備工作
1.1 科學勘察施工現場
在高層建筑正式施工之前, 應組織專業人員對施工現場開展嚴密、科學而細致的勘察。通常情況下, 勘察的主要內容涵蓋有高層建筑四周建筑的位置、結構、特點等。另一方面, 高層建筑施工現場勘察人員還應對現場的地形地貌、施工環境、施工條件及周邊水管、管道及電纜等參數進行全面而精準的了解, 并將其當成選擇或設計施工方案的有效依據, 以保證施工進度、施工設備及施工人員等都能得以優化設計。并且, 高層建筑施工現場勘察人員還應將勘察中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驗證與審核, 保證這些數據都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及精準性, 以便促使高層建筑基礎樁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 最終為整個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優化奠定基礎。
1.2 合理選擇施工技術
恰當選擇施工技術是確保高層建筑基礎樁施工質量得以優化與提升的有效措施與基礎條件。因此, 在正式的施工活動開始之前, 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與設計, 以保證高層建筑基礎樁施工活動中, 各種成樁方法與施工設備都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在對整個基礎樁進行施工之前, 還需要施工人員借助試樁的方式對所選擇的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的優越性與正確性進行清晰的了解, 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調整與優化, 從而確保施工質量可較好滿足行業及項目施工標準。
1.3 恰當做好放線工作
放線工作屬于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活動開始之前需要重點做好的一個準備工作, 其工作內容主要是, 結合高層建筑基礎樁對應的各種施工技術要求, 細致檢查及確定各個軸線, 以確保施工現場各個關鍵控制點不會對施工質量產生消極影響。在定樁施工之前, 還應結合施工圖紙做好各個環節的準備工作, 保證多條軸線都能較好滿足施工標準, 并且布設的各個控制點都具有較高的合理性與正確性。在完成上述環節之后就可進一步實施放線定樁作業。在具體的定樁施工過程中, 應嚴格結合設計好的圖紙及方案進行樁位確定, 以確保定樁施工活動都能得以合理、順利開展。另一方面, 施工人員還應細致復合與校對高層建筑基礎樁, 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刻糾正, 保證后續施工活動都能得以有序開展。
2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
2.1 預制樁
此次高層建筑工程的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首先通過認真參考施工設計方案,了解樁基要求,隨后以此為基礎提前確定預制樁結構,進而在后續實際樁基礎施工中,通過高層建筑工程內部結構將預制樁良好結合進去,進而使得建筑工程能夠擁有良好的支撐體系。一般在預制樁施工技術當中會使用兩種預制樁,即混凝土和鋼管預制樁。在此次高層建筑工程當中則使用的是混凝土預制樁,在打樁時可以采用的打樁方式眾多,包括振動打樁、水沖打樁等等,而施工人員通過對現有的預制樁打樁技術進行依次比較,發現振動打樁和錘擊打樁雖然工作效率比較快,但因具有較大的振動所以會隨之產生較大的施工噪音。而水沖打樁雖然相比之下更為安靜,但其施工效率也要慢的多。故而在結合具體工況之后,此次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當中選擇使用了靜力壓樁施工技術,即通過運用靜力設備本身重量所帶有的重力和樁架配重基本相同,從而對預制樁產生一種反作用力,進而在土層當中將樁基完全打入進去。靜力壓樁的噪音相對較小,且具有良好的壓樁效果。對于減少混凝土和鋼筋使用量也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因此采用靜力壓樁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完成預制樁壓樁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對建筑工程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考慮到打樁機械自帶較大重量,因此在平整場地時施工人員大約鋪設了200mm的碎石,進而使得打樁機在和地基進行直接接觸時能夠擁有更大的承載力。為盡可能控制預制樁打樁的噪音,在工程中施工人員將下壓速度始終控制在每分鐘一米的速度上,從而使得樁基礎在不斷下壓的過程中能夠與各土層相互碰觸,從而有效形成抗剪預應力。預制樁下壓時,其下部鋼筋位置應與預留孔位置一直,且上下樁基接觸面面積不超過6到10mm這一范圍。
2.2 灌注樁
為了有效保障高層建筑灌注樁施工的精確性并盡可能提升施工效率,在此次建筑工程當中施工人員同時使用了人工鉆孔和機械鉆孔兩種成孔方式。首先施工人員通過人工鉆孔,將孔深控制在91cm到100cm左右,而后再進行機械鉆孔。但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施工環境的土壤為碎石或是砂石土質,則不能使用人工鉆孔的作業方式,否則將容易導致偏孔的問題。在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方案之下,通過明確鎖定高層建筑施工中需要鉆孔的點位,并將鋼筋籠對準鉆孔中心,垂直放入內部之后,使用吊筋將其固定在機臺上,隨后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實現初凝之后即可形成灌注樁,鋼筋籠的錯開長度至少應當為500mm,并擁有50mm厚度以上的保護層,籠間搭接單面焊縫的長度應當控制在10d。灌注樁混凝土澆筑采用一次成型的方式,充盈系數為1.1至1.25;當施工人員對坍落度進行抽查,發現其坍落度能夠有效維持在18至22cm之后才進行混凝土灌注。
此次建筑工程當中使用了導管灌注法,在導管接頭位置處采用“O”型的密封圈將其牢固密封,埋管深度為2至6m。導管最底端和孔底之間的距離則始終保持在0.3m到0.5m之間,在開始進行導管灌注之前,施工人員首先對孔內進行徹底清理,將殘留在孔內的雜物等一并清除干凈,并檢查孔底沉碴的厚度在50mm以下后,即進行混凝土灌注工作。在導管當中,施工人員用鐵絲懸掛固定住混凝土包作為隔離塞,第一次進行灌注時,灌注量需超過埋管至少一米。而在完成全部混凝土灌注之后,施工人員通過對導管進行反復上下活動,將樁頂混凝土搗實,隨后緩慢將導管拔出進而有效完成整體灌注樁施工。
3 結束語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房屋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高層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相比普通底層建筑,高層建筑在建設過程中有更高的難度,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先進技術,這就導致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變長,在高層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樁基礎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對建筑的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基于這一問題,本文分析了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準備工作,然后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的促進我國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施工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伊興新,王惠,趙軍,安青松,康利改.建筑工程施工階段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措施得到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
[2] 楊帆,郝際平,孫曉嶺,薛強,樊春雷.長螺旋超流態工藝在小型樁基礎工程施工中的優化與應用[D].吉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