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西班牙GQ3月刊上刊登了一組由英國攝影師Alistair Morrison拍攝的肖像,內容記錄了12位已經離開舞臺的搖滾歌手,他們曾經是最偉大的音樂人,詹姆斯·保羅·麥卡特尼、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凡·莫里森……他們的音樂作品不只影響了那時的人們,音樂作品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們將永遠存在。
就在哈維·韋恩斯坦席卷整個好萊塢的性侵風波之后,法國GQ在1月刊上做了—個關于法國男性對女性看法的最新調查。
比如,有79%的男性覺得女性應該更加性感、58%的男性已經在和自己妻子的性生活中厭倦……在關于男性調查的背后,其實是法國GQ的自省,對女性的不公正對待和看法并不只存在于好萊塢。

巴西GQ 8月刊的肖像專題聚焦了當代生活中的親子關系,巴西GQ認為現在的父子關系更傾向于朋友和世代之間,父親的形象在孩子眼中不再遙遠。同時,巴西GQ也想說,一個父親應該在管理家庭上體現包容性和多樣性。從這個專題我們也可以看到GQ在積極參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為更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著自己的努力。

日本GQ12月刊關注了一個非常“地下”并且小眾的話題,近來有人嘗試將少量作為心理治療的藥物用來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并且在派對上使用,看似遙遠目不是GQ應該關注的范圍,但日本GQ認為這一風向有可能成為新的潮流,在風潮擴大之前,日本GQ采訪了不少實驗室,試圖來將其中的利與弊展示給我們看。

澳大利亞GQ在今年8月刊上盤點了50位影響本國的政客,并為他們繪制了詳細的人物圖譜。如果你對澳大利亞的時政感興趣,這個專題絕對值得你一看并且收藏起來。其實,美國GQ也在今年做了“特朗普身邊最重要的50人”的盤點,與之思路相似。

美國GQ10月刊第一次將男性心理健康搬上專題,由“為什么男人依舊不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入手,通過18個細節,解釋了男人的情緒以及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美國GQ在專題的最終有一個小建議,“每天早15分鐘出門,你會發現世界變得平和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