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劉家祥
摘 要:針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做了簡單的分析,提出了質量檢測要點。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在施工作業的全過程,開展各項質量檢測工作,進而實現對工程質量的整體把控。現結合工程實踐,總結工程質量控制以及檢測要點。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測要點
1 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階段的質量把控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工程后期使用的效果。基于此,為了減少后期運營問題的產生,保證工程建設的效益,強化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做好檢測工作,有著必要性。文中具體提出了關于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測控制要點。
2 案例概述
以A項目為例,道路紅線寬度為55m,為城市主干道,設計行車速度為60km/h。工程建設主要內容包括道路工程、橋涵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由于工程路基挖填方工作量較大,加之挖填方量不平衡。施工工藝相對復雜,而且工程施工工期緊迫。基于此,需要調動各方力量,優化施工資源配置,保證施工順利開展。
3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3.1 做好施工整體質量控制
按照工程項目規定,編制項目施工進度計劃以及整體進度計劃等,結合施工的實際需求,做好人力、物力、材料等資源的合理分配。按照施工工序和計劃,做好合理安排,綜合分析機械和人力的作業時間,保證工程正常施工。在保證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在具體工作中,從以下方面入手做好整體質量的把控:(1)做好材料質量的把控。對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要做好使用全周期的質量把控。以采購、進場、使用為主要節點,做好材料質量的把控。除此之外,考慮到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材料,部分需要現場進行配置,因此需要強化半成品和成品的質量檢測工作。(2)機械設備。做好施工用的機械設備檢查工作,保證機械設備的性能。制定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做好機械設備養護工作。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因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業主要以機械化為主,強化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對保證施工作業的進度,提升施工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3)做好人員。提高施工人員的工藝操作水平,使其能夠充分利用施工技術,做好工程施工方案成果轉化工作。
3.2 做好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科學合理的開展施工作業,能夠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在具體工作中,要時刻做好施工圖紙審核工作,對于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要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為施工作業的開展,提供施工方案的指導。若能夠有效解決圖紙問題,對減少施工質量問題,有著極大的幫助。對于施工技術應用質量的把控,要從以下方面入手:(1)落實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制度,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應用水平。(2)做好施工技術應用監督工作。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強化對施工技術人員工作的督促,使其能夠規范化操作,做好施工技術應用質量的把控。
3.3 做好各工序施工質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業中,要強化以下環節的把控:(1)路基填筑。開展填筑施工作業前,要做好土料質量的檢測工作,確保其種類和粒徑等指標能夠達到工程規定。按照土質檢測結果,采取具體的措施。若含水量過高,則可以采取翻松的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在填筑施工作業中,要做好碾壓試驗,確定施工條件,為施工作業提供標準。(2)瀝青路面。開展瀝青路面施工作業前,要做好各類材料調查試驗工作,保持材料的穩定性和均勻性。對于不達標的材料,要及時淘汰。開展鋪筑作業前,做好下層質量核查工作,若不符合,則不可以進行鋪筑作業。在攤鋪作業的過程中,做好溫度和機械行進速度的把控,保證攤鋪作業的質量。對于壓實作業,要做好初壓、復壓、終壓各個階段的把控。
4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測要點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質量檢測工作的開展,貫穿施工的全過程,需要做好嚴格的把控。現結合再生石施工質量檢測,作如下論述。
4.1 過程質量檢測
在材料質量檢測中,可采取以下方法:(1)重型擊實法。采取重型擊實法,進行最大干容重的測量,適用范圍為粒徑<40mm,不適用粒徑處于60mm~100mm范圍內的建筑垃圾加工后的再生骨料。(2)彎沉法。從實際應用效果來說,采取彎沉法,操作難度較大,因此要慎重選擇。(3)灌砂法。利用灌砂法,主要受到顆分布均勻性因素的影響較大,極易造成檢測誤差。按照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測相關規定,結合再生石的實際情況,選擇軌跡法以及沉降差觀測法,進行質量檢測。具體流程如下:(1)布點。完成道路路基表面壓實作業后,使用油漆進行標注,明確測點位置。沿著路堤縱向并排布置測點,相鄰布點的間距控制在20cm左右;結合工程實際,設定橫向間距。對于測點的布置位置,要確保土壓路機能夠壓實。(2)檢測頻率。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每隔20m,進行1次斷面檢測。每個斷面選擇5~9個檢測點。2000m2至少要設置16個檢測點。(3)測量。使用水準儀,開展高程測量作業,做好測量記錄。接著,使用靜載20t振動壓路機,開展碾壓檢測作業,測量對應高程,并且記錄測量數據。(4)計算。選擇測量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計算測量差,作為沉降差。接著,進行沉降差均值以及均方差值計算。如果最后2次沉降差均值<2mm,均方差<1mm,證明施工質量能夠達到工程標準,避免重復碾壓以及測量。
4.2 工程后質量檢測
完成工程施工作業后,進行質量檢測,可采取以下方法:(1)彎沉檢測。以回彈彎沉值為指標,衡量道路路基和路面性能。若彎沉值較大,承載力比較小。若彎沉值較小,則承載力較大。在施工現場,完成每層碾壓收光,再開展彎沉試驗。從第2層開始,進行彎沉試驗,做好相應的記錄和分析。通過檢驗后,再開展后期作業。(2)回彈模量檢測。開展回彈模量檢測工作,能夠真實的反映施工質量。在檢測的過程中,要做好回彈模量和碾壓效果以及相對沉降等的關系分析。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對于質量的把控,要從各個影響因素入手,采取強化措施。通過對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把控,結合施工質量檢測,做好嚴格的把控。
參考文獻:
[1] 楊樹芬.試析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及檢測要點[J].環球市場,2017(6):342.
[2] 單慶慶.試析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及檢測要點[J].綠色環保建材,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