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長期以來,有關鯨魚擱淺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全球每年都有一兩千頭鯨魚擱淺,但人類成功挽回擱淺鯨魚生命的案例卻屈指可數。
所謂擱淺是指鯨魚因為某些原因被困于淺灘,而擱淺的鯨魚容易因嚴重脫水、被自己體重壓迫或被潮水閉塞氣孔而死。
說到鯨魚擱淺的原因就不得不先說一下鯨魚的導航系統。與海豚一樣,暢游在大海的鯨魚并不依靠眼睛來導航、測距和捕食,長期的海洋生活已經讓鯨魚的視力極度退化,它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內的物體。顯然,這與其龐大的身軀極不協調。
實際上,鯨魚有一種高靈敏度的回聲測距天賦。鯨魚是通過回聲定位系統來辨別方向的,就像蝙蝠一樣,會發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鯨魚就是根據這種超聲波的往返時間來準確判斷自己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有這么厲害的導航系統,鯨魚為什么仍然會擱淺呢?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尋找答案,并提出了各種不同解釋,其中多數說法都與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有關。
鯨魚擱淺可能與海岸地形有關,因為擱淺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當鯨魚向這里發射超聲波信號時,其回聲信號會失真,使它根本探測不出水深,進而發生擱淺。可是物理學研究證明,再平緩的海岸也不會引發回聲信號混亂。因此,地形論缺乏說服力。
鯨魚擱淺也可能是海底低頻地震產生的沖擊波干擾了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從而使得它們誤上海灘。鯨魚擱淺的地方大多地磁場較弱,它們通常是順著地磁場的磁力線方向游動的,而通過地磁場異常區域時,它們往往還沒反應過來就擱淺在沙灘上了。1997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海岸約300頭鯨魚集體擱淺。學者分析后認為,當時太陽黑子的強烈活動引起了地磁場異常,發生了“地磁暴”,破壞了正在洄游的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令其犯下方向性錯誤。
此外,鯨魚內臟不適、出現寄生蟲等原因,都可能使其回聲定位系統出現問題。動物學家曾在美國佛羅里達集體擱淺的一群鯨魚內耳發現了許多圓形寄生蟲,由此他們認為,耳內寄生蟲可能破壞了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使鯨魚不能正確接收回聲信號而“誤入歧途”。
環境污染一直被環保主義者和一些科學家認為是鯨魚擱淺的原因之一,污染海水的化學物質可能會擾亂鯨魚的感覺。日本學者在擱淺致死的鯨魚尸體中檢測到了高濃度的三丁基錫、三苯基錫等有機錫毒物,這些毒物來自于航海公司每年在船底涂刷的涂料。鯨魚或海豚喜歡沿著船舶航線游戲追鬧,它們的神經系統和內臟首當其沖地受到溶于水中的有機錫涂料的毒害,導致辨別方向的功能遭到摧毀,從而擱淺身亡。
軍艦聲納和回聲控測儀所發出的聲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會使鯨魚的回聲定位系統發生紊亂,這也是導致鯨魚集體沖上海灘的原因之一。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在對巴哈馬群島擱淺致死的鯨魚做尸體解剖時發現,這些鯨魚的內耳普遍有出血現象,這極有可能是美國海軍艦艇上使用的大功率聲納造成的,進而使鯨群喪失辨別方向的能力。
以上種種有關鯨魚擱淺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夠自圓其說,但是它們又都不能獨立地解釋鯨魚擱淺的原因。對于鯨魚擱淺的現象,恐怕科學家們還要繼續研究才能找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