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指導意見,確定了到2020年,要建成產品形態多樣、持續適度盈利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系的目標。結合我國目前現狀,自1991年建立起的養老保險三支柱中的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職業年金發展尚不充分,商業養老保險在制度催化下有望成為下一個業務發力點。
基本養老保險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一支柱,約覆蓋全國近9億人口,2007年來累計結余復合增速達23.4%。然而目前我國老齡化問題嚴峻,社會養老保險資產占GDP比例較低,替代率有限,2015年僅為50%左右,保障水平尚不充分。企業/職業年金構成第二支柱,但覆蓋率較低,2016年僅為5.6%,且增速也創10年來新低,發展結構不平衡,多集中于沿海發達城市和壟斷行業,資產積累增速緩慢。
商業養老保險構成第三支柱,發展較晚進而目前規模較小。通過對壽險占比20%的結構推測2016年商業養老保險深度僅為0.64%。在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背景下,一二支柱保障力度有限,結合海外經驗與國內的稅收優惠政策推進,我們認為稅延型養老險短期預計帶來1260 億元增量資金,新業務價值率進一步提升。養老地產的模式探索也將促進業務的多元發展。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渠道、產品、期限結構持續改善,新業務價值與內含價值2018年有望實現雙位數增長;估值看,我們預計保險板塊2018年P/EV介于0.9~1.3x區間,處歷史中低位。我們認為保險板塊迎來起承轉合、加大布局的時間窗口,對板塊維持增持評級。當前時點推薦業務布局完善、客戶資源儲備豐富的大型保險公司,推薦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 (華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