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在法語中是“朋友”的意思,這個意思與Ami品牌創始人以及設計師Alexandre Mattiussi想要通過品牌表達的理念不謀而合。曾工作于高級時裝屋的Alexandre Mattiussi 7年前在巴黎創立了品牌Ami,因而巴黎風格成為了Ami不可忽略的一個標簽,既有經典的元素又隨性于穿搭,慵懶又幽默,就像個真正的“巴黎男孩”一樣。
在Ami 2019春夏系列時裝秀舉行的前一天,《智族GQ》與設計師Alexandre Mattiussi的會面在巴黎10區的一條小街道Ami品牌的辦公室中,此時的Alexandre以及Ami團隊正忙于確認秀場中的試裝、搭配以及模特的選擇,一切都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偶爾會一邊重復地說著super一邊打著響指。
從剛創立品牌開始,Alexandre就十分明確將品牌定位于“難以觸摸”的時尚天際線之下,為了尋找舒適又時髦著裝的男性設計,Ami是介于經典與流行之間的選擇,定價合理,吃準了市場中高級基本款的空當,系列剛發布,就分別贏得了電商Mr. Porter、買手店10 Corso Como、紐約Barnevs商場以及巴黎Bon Marche的訂貨。“一雙白色運動鞋、一條牛仔褲,以及一件深藍色寬松的羊毛西裝,這就是Ami,也是巴黎男孩的服裝。”Alexandre這樣說。曾經在Dior Homme與Givenchv工作過的AlexaFldre,對《智族GQ》講道:“我喜歡衣服,但我不想成為一名時裝受害者,我的朋友、身邊的人會給我很多啟發,Ami來源于生活,因此我也很熱愛生活。”
AAlexandre Mattiussi
GQ在剛開始創立品牌Ami的時候,你是如何構想的?
A我分別在Givenchy和Dior Homme的高級時裝屋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資源,覺得表達自己的時刻到了,就更專注于準備自己的品牌,但Ami要跟我之前在高級時裝屋所見到的完全不同,這個品牌要與我產品共鳴,是我會穿的,因此設計時也會影射到自身,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會常常問自己,會這樣穿嗎?我要嘗試的則是在設計中找到復雜與實用的平衡點,包括面料的選擇與剪裁的方式,以及將街頭風格與波普文化相互結合。
GQ街頭風格與波普文化的確是你的系列中較為明顯的兩種元素,你也喜歡使用很經典的呢子大衣搭配寬松剪裁的西褲與運動鞋,甚至顏色的跳躍在系列中也十分明顯。
A在去年春夏季的系列中,我設計了許多印花,系列中也使用了很多跳躍的顏色,到了秋冬季,設計就更傳統些,秋冬季的設計概念是從巴黎人的衣櫥開始構思,在思考作為一位巴黎男孩,他的穿胯是怎樣的。而在2019春夏系列,你可以把它看成巴黎本地的穿搭解讀,我們在鄉下進行了這個系列的展出,一群年輕人在鄉下度過周末,將是怎樣的?他們或許會露營、徒步、釣魚,看了2019春夏系列你就可得知。
GQ我記得以往你的系列都是與巴黎掛鉤的,這一次如何想到跳脫出來?
A我幾乎在巴黎度過了我的一半人生,所以在春夏系列中我想從套路化的都市生活中解脫出來,我想呼吸,感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有車,沒有噪聲,只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聲音。所以從格子面料、尼龍、亞麻布出發,搭配短褲,以及運動長褲,這一切都很隨性。
GQ這一次的造型也比以前秀場中看起來更有層次了。
A這次的造型是圍繞著運動風格進行搭配的,參考了登山的穿搭,又加入了一些運動感的細節,露營也是系列中的大主題。
GQAmi創建以來到現在7年了,你之前有沒有設想過品牌會發展成哪樣?
AAmi品牌到現在已經7年了,品牌越做越大,但是我個人還是將團隊保持在小的規模中,我要想到20年后的事情,所以從長久的方向來看,我希望Ami不是個只能紅幾年的品牌,我也不是個愛著急的人,Ami將會伴隨我一生,所以慢慢來,享受生活,努力工作,才能保持在最好的狀態。
GQ以后你對于Ami的期待是怎樣的?
A在時裝世界中有兩個極端的大走向,尤其在男裝,你可以選擇裁剪精良的西裝,你也可以走十分夸張的繁復設計。我已經30歲了,我需要把自己與品牌連接起來,限制有很多不同年齡層的人都穿著Ami,有老人,也有年輕人,有17歲的小男孩,也有像我父親一般年齡的老家伙,他們既可以穿一件好看的西裝,同時也能夠穿一件好看的衛衣,因此我想讓Ami民主化。
GQ更深人于日常嗎?
A當你走到Ami的店中,你可以選擇一件十分好穿搭的,不需要考慮太多的服裝。Ami是要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可以試想下,你如果需要一件深藍色的西裝、白色的運動鞋、一條舒適的牛仔褲,你會想去Ami的店中購買,而我肯定你能夠在店鋪中找到這些。我的夢想就是打造“完美”的衣櫥,它能夠與你衣櫥中現有的款式搭配在一起,這是一種有趣的公式,比如你今天穿了一件藍色的襯衫,那么你就可以去到我們的店里選一件能夠進行搭配的深藍色外衣。
GQ你如何描述Ami的風格呢?
A法式、巴黎的……我設計,去搭配,讓面料更多樣,選擇精準的色彩,在這樣一個“衣櫥”中,你可以找到西裝、針織衫、牛仔褲、白色運動鞋、好看的大衣……我經常研究經典的款式,適當地將它們進行小規模地改造,比例、肩寬,以及扣子和縫線的處理。但都是容易被接受的設計,我不想“嚇”到消費者,也不想進行任何的改革,我就想將一個單品做好,并且讓大家覺得越穿越好,抓住當下的心情,不是趨勢,而是當下流行文化中的“感覺”。
GQ聽說你常常用做飯來比喻做衣服?
A做衣服就像做飯一樣,我會問自己,我喜歡哪樣多于另一樣,做飯的時候要取舍,所以在構造一個系列的時候,我也會這樣做取舍。比如說你不喜歡太成或者太辣,但有時候這是需要嘗試的,你可以自己先進行設想,要會“預設”,我是一個很自信的人,我總是能將剛好的設計與系列搬上秀場,我做一件事情是因為我有足夠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