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平燕
摘要:海洋文化資源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及文化價值,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將舟山海洋文化藝術作為基礎,對該文化藝術的挖掘和弘揚進行分析。首先闡述了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內容及重要作用,然后給出了挖掘和弘揚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對策,政府部門需要促進文化產業建設、提升全民文化素養,并將其與旅游產業相融合,在促進舟山文化、社會、經濟協同發展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舟山;海洋文化藝術;漁文化
前言: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當下,政府部門逐漸提高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再加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弘揚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作為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在舟山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豐富,呈現出舟山群島的風土人情及傳統文化。因此,在舟山文化與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政府部門需要提高對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重視,深度挖掘并弘揚舟山海洋文化藝術,樹立舟山海洋文化品牌。
一、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分析
舟山海洋文化藝術起源于舟山群島,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舟山群島記憶了眾多歷史名人及歷史事跡。舟山位于東海之濱,共有1390個島嶼,是我國長三角經濟圈最早的十五個城市之一,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產業特色。相關歷史資料指出,在新石器時期,舟山就出現了人類活動,而且創造了“海洋河姆渡文化”。在海洋文化發展至今,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和其他文化相比,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具備社會及文化、精神及物質的雙重屬性。從內容角度看來,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具備海洋屬性;從地域角度而言,舟山海洋文化藝術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求。
舟山具備的豐富海洋資源及天然條件,促使海洋文化藝術呈現出顯著的多樣性。在舟山群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岑氏木船、漁繩結;傳統文化藝術包括漁民號子、沙畫以及舟山鑼鼓;現代文化藝術包括中國國際沙雕節、東海音樂節、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如此豐富的海洋文化藝術,成為舟山的文化品牌,在舟山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舟山市的政府部門需要深度挖掘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并注重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弘揚及傳承,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提高我國綜合國力[1]。
二、挖掘和弘揚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對策
(一)政府對文化產業和文化設施的建設投入
社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傳統文化廣受關注。在進行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弘揚中,政府部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朱家尖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于1994年,先后投資400萬元,建立了面積達3282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大樓及朱家尖文化中心廣場。2015年開始,朱家尖投資350余萬元對其進行改建,文化大樓涵蓋影劇院、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綜合排練廳、音樂排練廳、綜合展覽廳、健身房、臺球室、乒乓球室等功能室;室外場地有1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籃球場、門球場各一座。投資3500萬元在朱家尖南沙社區建設中國舟山國際沙雕藝術廣場,其中設一個能容納近萬人的中心演藝廣場;投資100萬元建設舟山漁民畫長廊,為展示具有濃郁海島風情的漁民畫搭建平臺。為推進海洋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較好的陣地。
(二)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舟山海洋文化藝術需要充分利用民間藝術的經濟價值,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間傳統文化的挖掘以及民間文化人才的培養。將朱家尖為例,基層政府部門非常重視群體文化團隊建設。朱家尖東沙鄉村音樂社去年底授牌成立,是舟山市首個鄉村音樂社,目前已經集結了鑼鼓隊、合唱隊、老年民樂隊等各種民間文藝團體。如今,在朱家尖街道,老百姓“唱主角”的群眾文體團隊越來越多,街道因地制宜,提出了群眾文體團隊“一村一品牌”的建設策略,形成了一支獨具海島特色的文藝團隊。目前,朱家尖已形成船拳隊、舞龍隊、盤鼓隊、腰鼓隊、排舞隊、管弦樂隊等由1000余人組成的近30支文體隊伍,成為街道綜合文化站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幫手和主力軍。每支文體隊伍都會定期開展專業培訓,為普通群眾提供了學習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平臺,實現了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弘揚。其中的代表作品——表演唱《漁村貨場多》,就是一個展現舟山獨特海洋文化特色的原創文藝作品,多次獲得各類獎項,并登上市級、省級的舞臺。這也說明了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廣泛傳播。
(三)與旅游產業相結合
就目前的社會發展而言,在經濟與文化融合的趨勢下,旅游業由產業創造而成。作為旅游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旅游業逐漸發展成為最具前景的旅游行業。因此,要想實現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傳承,政府部門需要將其與海洋旅游產業相結合。舟山海洋文化藝術可以作為舟山的城市名片,樹立舟山獨有的文化品牌,提高舟山的文化影響力,進一步帶動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發展。以朱家尖為例,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永久性會址項目順利竣工,觀音文化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舟山海洋旅游綜合主題公園開建在即,“禪意小鎮”魅力日益呈現……一個個獨居文化魅力的項目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帶動了朱家尖的文化發展,為國際海島休閑度假勝地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實現舟山海洋文化藝術與旅游產業的有效融合,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2]。
結論:
綜上所述,舟山海洋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傳承與弘揚。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舟山市各級政府部門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促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定期開展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相關的文化活動,加強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宣傳,加深群眾對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認識,實現舟山海洋文化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舟山市各級政府部門開展工作提供理論幫助。
參考文獻:
[1]江曉瓊.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2018.
[2]王曉敏.打造“海”字特色文化藝術殿堂[N].舟山日報,2012-04-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