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涵穎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經過歷史沉淀之后,所產生的重要文化產物。隨著漢語言文學的深入發展以及普遍應用,現在的漢語言文學已經形成一套比較成熟和系統的語言體系。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國內在語言文化方面,衍生出很多的網絡用語詞匯。這些新興詞語的出現,給漢語言文學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具體沖擊、影響和意義展開分析,從而為漢語言文學在新時期獲得長久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沖擊;影響;發展
前言:
在當前社會發展領域,信息技術發展十分高效,并普遍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國家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不僅實現了科研領域的有效創新,同時在文字系統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文字體系中衍生出許多的新興網絡用語,而這些語言文化以簡單、明了著稱,非常符合當下快節奏生活環境下的人們語言使用需求。然而,網絡用語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漢語言文學帶來了一定沖擊和影響。因此,加強分析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的沖擊和影響的能力,并提出積極性的解決策略,從而有效實現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改革與創新。
一、網絡語言概述
網絡語言,作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全新語言形式,是網絡平臺上的新穎詞匯,相較于常規漢語言文學,網絡語言的使用對象大多集中于上網民眾。在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人們為了實現精準交流、高效交流和趣味交流,在原有漢語言文學的基礎上進行創編,從而得出一種全新的語言表達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國內網民數量的逐漸增多,網絡語言的使用規模和覆蓋面積逐漸提升和擴展。比如說,“佛系少女”、“地域拖油瓶”、“誠信偽球迷”等都是當前比較熱點的網絡語言。同時,網絡語言的形式十分豐富,有些由漢字組成,類似于上述內容,而有些則由數字組成,比如說520——我愛你,還有些由字母組成,比如說,BF風——男友風。相較于傳統語言題材,網絡語言方式更加受當今年輕人青睞和歡迎,所以使用頻次也逐漸提高。而與此同時,網絡語言的大范圍推廣,在一定程度上給漢語言文學帶來了發展沖擊[1]。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漢語言文學的傳承與發展,我們必須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發展網絡語言的同時,讓漢語言文學在健康、良好的環境下獲得深入發展。
二、新時期網絡語言對漢語言發展的積極影響分析
在新時期網絡背景下,網絡語言從一定角度講,對漢語言文學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2]。
首先,網絡語言所包含的文學內涵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創新性,能夠有效實現漢語言文學的創新,使其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環境。人們可以利用簡單的網絡語言,快速地、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高效的交流,非常適合當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例如,人們利用“活久見”等詞語表達自身對事件的看法,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與交流的趣味性。
其次,利用網絡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能夠使交際情境更加生動、形象,使情感傳遞更加靈動、易懂。
同時,利用網絡語言能夠將原有的漢語言文學內涵進行豐富和創新,并帶動一些其他文化潮流產業的興起。比方說,“囧”字在網絡中多被表示為無奈、倒霉等,而隨著囧字網絡熱潮的興起,電影領域也出現了囧字系列的電影,例如:《人在囧途》、《港囧》、《泰囧》等。
三、新時期網絡語言對漢語言發展的沖擊分析
網絡語言雖然是當前生活領域的潮流語言,但是如果深究起來,該語言形式在語法、發音等方面,并不符合漢語言文學規范,甚至會給廣大青少年造成一定的誤導。眾所周知,青少年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占據重要基數,同時對于網絡語言這一全新的語言方式更加新奇,接受能力較強。而有很多的網絡語言并不符合漢語言標準,甚至存在一定的錯音、錯字以及語法等問題。如果青少年長時間接觸網絡語言,將嚴重影響他們在閱讀、寫作中的語言規范。譬如說,網絡語言中,常用“杯具”代替“悲劇。如果不合理規范網絡語言,那么將嚴重阻礙青少年漢語言文學能力提升,這對我國實現素質教育是極為不利的。
同時,網絡語言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漢語言文學在國際領域的傳播與發展。要知道,在現代社會領域,國際一體化已經成為主要發展形勢,我國與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密切。如果國外民眾在不了解我國語言文化的基礎上,接觸網絡語言,將造成很大的理解誤導,比如說,網絡語言中,將“稀飯”解讀為“喜歡,”但其真實的含義是“粥,”此種詞意上偏差,將給外國友人在了解我國語言文化時造成較大的誤導。
四、新時期網絡語言在漢語言發展中的意義分析
(一)推動漢語言文學產業化發展
為了讓國內的漢語言文學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必須協調好網絡語言與其之間的關系。首先,我們必須認清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影響,并深度分析當前漢語言文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3]。之后,根據我國文化未來在國際領域的發展需求,制定有效的改革與發展策略,建立漢語言文學產業,使其更好地使用網絡環境發展。
(二)推動漢語言文學國際化發展
隨著國際一體化社會形勢的深入發展,我國傳統語言文化在國際領域所發揮的作用和意義越發顯著,在國外很多國家,相繼建設了孔子院校。而國內在發展漢語言文學時,應重視規范網絡語言,調整網絡語言發展方向,將其作為漢語言文學特色形式,將其有效推廣到國外文化領域,實現我國文化自信有效提高。
結論:
綜上,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語言的快速興起,并快速成為重要的語言文化方式。雖然,網絡語言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帶給漢語言文學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是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利用網絡語言,為漢語言文學深入發展創建良好條件。以網絡語言為載體,促進漢語言文學向著產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從而提高我國漢語言在國際文學領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周麗霞.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8(03):76-77.
[2]戈雙峰.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334-335.
[3]韓李楠.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0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