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要:歌唱是人類表達情感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最能引起聽眾的共鳴。世界著名歌唱家瑪利亞,卡枋斯曾經說過:“單有一副好的嗓子是不夠的,而你需要的是掌握它,使你運用你的嗓音表現所需的感情,而發出成千上萬種各式各樣的聲音,表現千種色彩。”
關鍵詞:歌唱;情感;《那就是我》
在聲樂演唱中歌唱者即使具備了一定的演唱功底和聲音條件,也不等于擁有表現歌唱藝術的全部條件,如果沒有情緒的表達和情感投入,歌唱者是不會讓聽者感動的,只有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生沁人心脾的效果。
一、歌唱情感的表現形式
歌唱是情感的藝術,為了把歌曲唱得感人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準確地把握好創作者的思想感情,演唱者在掌握了正確的歌唱發聲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文化修養以及音樂修養將自己的情感通過體驗融入歌曲當中,進行音樂的二度創作,將音樂的形象豐滿地塑造出來,使聽眾產生共鳴。正確的發聲方法是情感表達的基礎;在歌唱中如果沒有呼吸、發生和共鳴三者有機的協調統一,就不會唱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就沒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1、通過音色變化來表達不同的情感
音色的變化主要是根據歌曲內容情感而形成的,不同的音色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也表現不同的音樂效果,在歌曲中必須根據歌曲的內容調節不同的音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群體人聲的音色更具特點。有時候群體人聲表達出的感情可以和銅管樂抗衡,有時候群體人聲表演出來的抒情也可超越抒情性很強的弦樂。群體人聲還可以隨作品的風格和創作的特點演唱想象不到的音色變化。
2、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來營造歌曲的意境
所謂的想象歌唱就是用心來歌唱。往往詞、曲作家先是在各自不同的創作中,構思賦予了一首作品特定的情境、意境,需要演唱者充分地表現這種意境。那么演唱者應該根據作品的需要,通過運用特有的藝術表現方式、豐富的想象力來營造歌曲的意境,充分地表達作品的意圖,使自身融入一種用心營造的意境氛圍中。
二、《那就是我》創作背景及演唱風格
《那就是我》這首歌曲由當代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創作,谷建芬老師寫了很多有廣泛影響的歌曲,涉及的歌曲體裁內容比較廣泛,有歌謠體,有朗誦體,有民間色彩濃厚的,有接近歐美風格的,等等。代表作品有 <歌聲與微笑>、<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清晨,我們踏上小路>、<綠葉對根的情意>,<思念>、<燭光里的媽媽)等。歌曲<那就是我>在1982年新歌評選中被評為“優秀歌曲”,1984年獲第二屆優秀歌曲評選“晨鐘獎”。這是一首吟誦體的抒情歌曲,作于1982年。歌詞優美,旋律動人,感情真摯得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帶朦朧的山水畫。歌曲通過遠方游子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思戀,表達了遠方游子對家鄉母親以及祖國母親的深深依戀。這首歌的音樂結構是三段體。前面部分主題句“我思戀故鄉的小河。樸實的語言,極具生活氣息,吟誦型旋律娓娓傾訴,唱出了對母親以及故鄉的思念。
樂段的中部是第一部分的發展。樂段中部一開始就是“我思戀故......”這一句八度的大跳,讓樂曲進入了激動的呼喚,這種激情在第二段尾部“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的不斷加強的力度中把對母親的思念推向高潮。最后一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再現。眷戀之情更加真摯,感情更加深刻。最后的漸弱讓人仿佛沉浸在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中。
由此可見,歌唱藝術是詞曲家精心創作、演唱者用心演唱、欣賞者動心感受的一種審美活動。所以演唱者需要提高自己的聲樂演唱技巧,在聲樂實踐活動中掌握科學的發聲原理,進行嚴格有序的科學訓練,掌握符合聲樂藝術的發展規律和方法,力求達到歌曲內容與表現形式高度融合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陳穎.淺談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J].音樂天地,2005(9):55-56.
[2]師洪震.淺談聲樂表演中個性化情感表達的重要性[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28(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