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
摘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環境并得以生存。本文重點強調教師從生活實踐入手,調動學生的前概念,在實踐中體驗,收集證據,感悟科學無處不在,從而建構科學概念。
關鍵詞:生活實踐;前概念;科學概念;科學素養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環境并得以生存。因此,重視對人的科學素養,從小孩子抓起勢在必行。小學科學課程是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啟蒙課程,在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支撐下,注重實踐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源于生活,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脫離了生活的教學就失去了兒童主動學習的心理基礎。那么,怎樣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呢?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例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根植于生活,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前概念
任何科學概念的建立都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礎之上的,即前概念。對于前概念,我們是需要費些心思,根植于生活,通過一些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進一步的思考。
比如,在進行《各種各種的能量》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PPT放映了一些與能量有關的圖片(值得學生注意的是,這些圖片都是我最近在假期里自己拍攝而成。有各種各樣開放的花;升起的太陽;行駛的自行車;奔跑的人;各種亮起的燈……),并提出問題:“盛開的花背后,一定是有什么在幫助它們吧?升起的太陽、奔跑的人、行駛的自行車,又是誰幫助他們呢?是什么讓燈亮起來呢?”孩子們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各種各樣的能量使這些物體產生了運動,或者工作起來。”“那么我們就將使物體運動或者工作起來的本領就叫做能量。”能量的概念順其自然地建立起來。
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運用生活中常見場景,借助已有的概念,建立正確的概念。那么我們可以發現,尋找生活中合適的例子是相當重要的。在此我想說的是,教材上、課件資源中確實是有一些學習資源,但是,有一些因為其資源缺少了自己的生活,而變得很呆板,似乎是離我們很遠,因此,科學教師有必要自己留意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照片、視頻等形式的資料,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活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熱情,從而建立科學的科學概念。這是科學素養的重要一個方面,即從生活中學科學。
二、注重實踐,在親身經歷中體驗探究的樂趣,提高綜合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后自己親自觀察、實驗操作、記錄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但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而且對其提出問題、觀察、比較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等科學素養都有很大提高。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形狀與結構》單元時,學生對形狀與結構的理論知識通過《折形狀》已經能夠了解形狀與結構在承重過程中的作用了,但是,“到底形狀與結構對物體有怎樣的重要性,什么樣的形狀與結構更加堅固?……”等問題,必須通過《造房子》、《架橋梁》等這樣有實踐性的活動,體驗其建造的過程以及其中的科學原理。我通過先來欣賞生活中的房子與橋梁,激發學生的建造房子與橋梁的強烈愿望。然后,給予“小小建筑師們”一個特定的任務及評價標準,看哪個小組先完成任務。通過這樣富有競爭性的實踐活動,孩子們真正的把自己變成“小小建筑師”,通過合作完成任務,體驗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建造的辛苦。在設計、建造的過程中,設計中的預測能力、分析能力、團結協作等能力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富有實踐性的活動中,學生經歷探究全過程,從中不僅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更體會到科學探究的興趣,提高各方面的科學素養。
三、繪制單元概念圖,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素養
科學學習以單元主題的形式,系統探究生活中的科學問題。教師在備課中,都能整體把握單元教學的總目標以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后再進行系統授課。作為學生,如何能做到學到系統的知識,我根據近幾年繪制單元概念圖的做法,深切體會到學生在繪制過程中,基本上能將所學概念系統化,這樣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知識點變成知識面,學生的總結歸納等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有利于今后的學習與應用,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生活即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廣泛收集資料的能力,用事實說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懂得尊重科學事實的道理,有很大幫助。比如,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長大了》教學中,在廣泛調查了自己的成長證據和名人成長的證據之后,專門設立了一節總結交流課《讀名人傳記,談個人成長》。學生在這節課中廣泛交流,真切體會到成長除了身體的成長外,心理成長才是更加重要的因素。從名人的成長事跡中,學生學習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促進名人成長的積極因素——如耐力、不怕挫折。根據更多名人成長的事實,反思自己的成長的優缺點,展望自己的未來,學生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信心。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可以看出,廣泛收集資料的能力既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極好培養,更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不枯燥,不教條,不說教。有理有據地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總之,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學生不僅要學習課本知識,更主要的是要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結合起來,開拓知識學習領域,從而培養學生拓展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