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俊
[教學資源開發]
《樹葉變黃了》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和上一單元“用感官觀察”一樣都是對“走進科學”單元的具體展開。科學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方法,既離不開客觀的事實證據,也離不開基于事實的邏輯推理。如果說“用感官觀察”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運用感官獲取事實證據,那么本單元則重在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是思考的過程。
本單元遵循“學會猜想——猜想要有依據——猜想不一定正確”這條主線,《樹葉變黃了》以前兩課為基礎,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圍繞“樹葉是怎么變黃的”這一話題,讓學生尋找證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經歷一次初步的“猜想——找證據——驗證猜想”這一探究過程,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獲得成長。
[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對常見樹木的葉子變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的經驗是模糊的,他們不知道有落葉樹和常綠樹的區別,更沒有關注落葉樹木樹葉變黃的過程。本課通過觀察落葉樹木樹葉夏秋季節的變化,及銀杏樹葉變黃過程的研究,讓學生經歷一次“猜想——找證據——驗證猜想”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通過觀察,能說出家鄉的一些落葉樹,并知道它們的葉子會變黃。
科學探究:猜想樹葉變黃的過程,并選擇一種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通過猜想和驗證,知道銀杏樹葉是從弧形的地方開始慢慢變黃的。
科學態度:能如實講述事實,當發現事實與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時,能尊重事實,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樹葉變黃的漸進過程進行合理猜想。
難點:收集落葉進行排序,以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教學準備]學生分組材料:銀杏樹葉標本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受哪些樹的葉子會變黃(認識葉子會變黃的普遍性)
1、播放視頻:(常見落葉樹木夏天和秋天樹葉的樣子)
(師:小朋友,看,夏天的樹葉嫩綠嫩綠的,給這個季節裝扮得格外清爽。到了秋天,樹脫下綠色的襯衫,換上了黃色的外衣,金燦燦的,真是好看,給這個季節裝飾得格外耀眼。)
2、觀察視頻后
1)小朋友們,秋天到了,家鄉哪些樹的葉子會變黃呢?(板書課題)
2)出示銀杏樹圖片,(變黃的圖片)。
3)師:這是什么樹的葉子變黃了?
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
1、猜一猜,銀杏樹葉是怎樣慢慢變黃的?(師引導:樹上的綠葉是一下子變黃了嗎?那是怎樣一點一點變黃的?)
2、猜想:(可能有四種)(學生邊說,師邊板書四種猜想)
1)整體慢慢變黃
2)從中間向邊緣變黃
3)從邊緣向中間變黃
4)從下往上變黃(從葉柄到葉邊緣)
3、師統計不同猜想的人數是多少。
師:同學們這些想法都稱之為“猜想”(板書)
師:怎樣驗證你們的猜想呢?有什么方法?
三、驗證猜想
1、引導學生思考,說出尋找證據的方法:
師:你們的這些方法,就是在為你們的猜想尋找證據。(板書:尋找證據)
1)可以直接觀察樹上的葉子。
2)可以收集樹葉來觀察。
3)可以給這些銀杏葉的圖片排序。
2、給銀杏樹葉排序活動(驗證猜想)
1)每組有七片銀杏樹葉照片,現在就按照你們的方法小組里開始吧。(提示小組活動注意事項:如:安全,不爭搶,安靜等)
2)分組排序活動。
3)展示、歸納發現(銀杏樹葉是從邊緣向中間一點一點變黃的。)
(師用希沃授課助手app展示學生排序結果)
3、今天同學們發現了銀杏樹葉是怎樣一點點變黃的,我們是怎樣發現的?(猜想——找證據——驗證猜想)
四、拓展
1、師:你們說,有好多樹的葉子都會變黃。它們和銀杏樹葉一樣都是從邊緣向中間一點一點變黃的嗎?
2、猜想其他樹葉是怎樣一點一點變黃的。(畫一畫其他樹葉變黃過程)
3、課后觀察其他樹葉,尋找證據驗證猜想。
通過事實證據來驗證。
[教學片斷賞析]
師:到銀杏樹上去尋找證據,銀杏樹上好多樹葉噢,全部都觀察嗎?
生:只能觀察一片
師:觀察一片什么樣的樹葉呢?
生:還沒有變黃的樹葉
師:也就是全綠的樹葉,全綠的樹葉能觀察出怎樣慢慢變黃的嗎?
生:找一片稍微有一點變黃的樹葉
師:就觀察一片嗎?
生:變黃的大一點的
師:那我們需要觀察幾片樹葉呢?
生:多幾片,剛黃的、黃大一點的、全部都黃的
評析:想要完成完整的猜想、驗證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去尋找證據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對觀察對象的明確,教給了孩子們的具體操作、觀察方法,學生獲得了對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
[教學板書]
樹葉變黃了
猜想
尋找證據
[教學后記]
《樹葉變黃了》一課,是一年級小學生第一次經歷完整的“猜想——找證據——驗證猜想”的科學探究過程。
本課開課設計學生從整體認識落葉樹木秋天樹葉要變黃這一事實,即認識樹葉變黃的普遍性,然后從個性出發,對銀杏樹葉變黃的過程進行探究,從而形成樹葉變黃的規律。
學生對銀杏樹葉慢慢變黃過程的猜想,然后去尋找證據,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經歷“猜想——找證據——驗證猜想”的過程,鍛煉了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了他們良好的科學思維品質,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已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