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清
不知不覺,我園的《教師語言藝術的提升培養研究》已開展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結合語言不同途徑的傳播魅力,參與各項教師活動、幼兒活動的策劃與執行。
記得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是多么憧憬即將蛻變的自己,想象此過程是多么讓人感到快樂、有趣。因為自己也是一個愛模仿,愛尋找新鮮樂趣的人。擔任語言教學的主班老師,接觸幼兒語言類素材較多,但總覺得欠缺一些方法和技巧;除此之外,我還喜歡給幼兒講故事,但是故事角色的語音語調總無法模仿到位。講課時,氣息總是掌握不好,聲音常常處于沙啞狀態,所以非常期待這次課題的開展,想必將是一次奇妙之旅。
按照課題的安排,我與黃老師、廖老師有緣結成師徒關系,當時我覺得挺壓力山大的,因為我要設法讓我們三人共同進步,但我喜歡挑戰,喜歡就是我的動力。于是,第一次的教師活動——主持人比賽,就見證了我們三人同行的奇跡。當時我們的主持主題是“慶元旦——濃濃餃子情,包出你我他”;當把主題確定下來后,我們便把稿子定下來,因為我們的組合水平差異大,所以必須比其他組員更加勤奮練習,我們便利用晚上的時間對稿子、配動作,我們累并快樂著!上臺禮儀、站姿、出場退場,語言的氣勢等,我們都一一落實到位,在比賽當天,我們還在衣著上花了心思,由于是慶元旦,所以我們都以紅色為主題,佩帶紅圍巾,喜慶地出現在大家面前,默契的配合贏得評委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初嘗甜頭后,我愈發地渴望下次活動的開展——朗讀模仿秀,當時看過董卿主持的節目《朗讀者》,此檔節目很轟動,很走心。我被高琴斯娃的朗讀深深吸引住了,而且為此默默流淚,原來語言就像一種魔法,能直擊心靈深處,引起共鳴。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能耐——真切的語言能打動他人,所以我選取了《心在,舞臺就在》為題材,從衣著打扮,語氣語調,我都模仿朗讀者的角色,讓我感受到朗讀的微妙,讓自己有了新的體驗,也有所反思,在教學中,因控制語速的快慢,太快了,孩子接收到的指令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十,但是控制好語速,那么就是一種聽覺的享受,他們接收到的可能是百分之七十。
承接前兩次的快樂體驗,“小小手偶劇”如期而至,我們又回歸了童趣,帶上手偶扮演著童話故事里的每一個角色,充分展示了聲音的魔力,每一個動物角色都被我們模仿得活靈活現,另觀眾們大飽眼福。當我們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我們能感覺到孩子們專注的目光、喝彩的笑聲。
緊接著是喜劇總動員活動的開展,當時我們的團隊是由三支隊伍組成的,為了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們特意選取了印度喜劇《吉米》作為題材,別人說:人多力量大,但是在排舞臺劇面前卻是困難重重,因為每個人在短時間內要記熟臺詞,而且還要與其他演員配合默契,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高難度的,所以我們連續幾天利用晚上時間進行磨合。音樂的剪輯,服裝的租訂,語言、動作的調整,最后我們在臺上自信地完成了演出,完美零瑕疵地把整個劇展現在觀眾面前時,我們又一次飛躍式的突破,只要肯嘗試,肯下功夫,上天還是會眷顧我們的,就像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大膽放開,放低身段,把幽默感釋放出來,這樣孩子才能快樂地學習本領,健康地成長。
轉眼間,一半的活動過去了,教師語言的提升培養研究,讓我們接觸到工作以外的事情,還能讓我們增值自我的同時,享受著語言藝術的魅力與快樂,每一次活動的結束時我已經在期待著下一個活動的到來,既興奮又充滿了挑戰!
陽春三月我們開展了“出彩解說員”實地挑戰活動,讓我們走進“順德黃連”,進行實地解說,挑戰的難度再次提升。聽著每個景點的“教師導游”介紹后,更深一步領略了古村古色古鄉的歷史文化,這是一次感受美的旅程。還有“好書分享會”活動也是讓我們多了一種悠閑選擇,又多了一次心靈的洗滌,讓我們在寧靜中感受讀書的美好。
回顧過去,所有的活動場景歷歷在目,猶如一場場的變形記,化身各種角色,在語言的藝術海洋里感受無窮無盡的魅力和歡樂。如今,我深深地感受到同事間的關系變得更融洽,更有默契了。所有的經歷已經過去,而這僅僅只是一次開始,期待我們的語言藝術提升之路繼續鋪滿陽光,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