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青青 單江帆
摘要:《世界人口展望》中公布在2030年左右印度人口總數將超越中國,雖然印度社會人口年齡結構仍舊處在年輕型,但通過對印度養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總結印度養老中適合中國人口現狀的方面以此促進中國養老制度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養老;人口老齡化;金磚五國
2017年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中指出世界人口發展趨勢;人口數量的增長將會持續、多數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老齡化趨勢加劇。現階段中國人口約為 14.1 億,印度人口約為 13.6 億,兩國人口數量相差較少,分別位居世界人口的第一二位。到2024 年,中國、印度的人口都將達到約 14.4 億,兩國人口總量將近乎相同。但在2030年印度人口將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人口將會保持在14.4億。印度與中國都是金磚國家的成員之一,是世界新興發展體,人口基數大。進入21世紀后,中印都將要面對養老問題,兩國在這方面有相似之處,中國可以通過對印度養老保障的研究,總結印度養老的經驗教訓為我國養老制度的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一、印度人口養老現狀
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在印度人口的各年齡層次分布中,65歲以上總人口數只有 0.6 億人,總人口數的比例只有 5%,低于國際10%的標準,由此可見印度還處在年輕社會,尚未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而印度的“扶老比”一般是在7%,即100位適齡勞動者撫養7位老人,到2030年會增長到11%。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印度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當前印度養老保障分為正式部門和非正式部門的養老保險兩大部分。正式部門包括公務員養老金體系、公共部門企業的養老金體系、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養老金計劃;
非正式部門養老保險體系包括《公共長期基金》、對非正式部門的老年人的社會救助計劃、印度農村壽險業的開拓。
二、印度養老保障制度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印度養老保障制度存在問題
(1)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大,尚未實現完全統籌
印度養老保障制度發展過程中,城市之間、地區之間、不同行業之間的的養老保障待遇不通,差距較大,正式部門的養老待遇更完善,不同州之間養老待遇也不同。
(2)養老保障基金運營缺乏活力,缺乏健全的監管機制
養老保障基金運營效率低,基金的增值較慢,投資回報率較低。沒有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容易造成對基金的隨意使用。
(3)尚未把養老與就業結合起來
隨著人壽命的提高,過早地退休會給國家財政帶來負擔,老年人具備一定的勞動力,造成勞動力自愿的浪費,同時老年人的過早退休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老人心里帶來孤獨感,老年人因心理問題而導致抑郁的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4)印度的養老保障制度對女性存在不公正的現象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印度婦女的社會地位不高。雖然當今女性權利增長,但在一些制度保障上仍未獲得與男子同等的權利。
(5)印度的家庭養老仍舊占據重要地位
印度社會保障受福利國家的影響較深,但在印度傳統養老模式中,家庭養老仍在印度社會中廣為存在。現階段印度仍舊處在年輕化社會,但印度的經濟水平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較大,依然會給低收入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二)印度養老對中國社會保障的啟示
(1)消除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統籌
城鄉分隔是一直存在于我國社會的主要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消除城鄉差距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為維持社會穩重起著重要作用。
(2)建立完善的養老基金運營機制,發揮三方共同監督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對養老基金進行使用,成為較為重要的問題。建立完善的運營機制有利于基金的增值,同時增加人的收益。發揮國家、社會和個人對養老基金的監管作用,防止出現對養老基金隨意使用的現象,增強人們的信任感。
(3)養老就業相結合,減輕社會壓力
隨著人壽命的增加,老年人在退休后并不能享受生活,由于心里的落差,老年的心理問題近幾年普遍突出。在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為老年人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充分利用資源,滿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4)實現公平公眾,注重女性老年人的養老保障
因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的社會地位并不高,因此需要充分重視女性的社會保障,保障女性的老年利益,完善相應法律法規,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5)注重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
中國人崇尚孝道,在老人一般選擇家庭養老。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養老并不能解決養老問題,鼓勵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減輕家庭負擔,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三、啟示
截至現在,印度的人口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養老負擔并不算沉重,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印度養老壓力會給國家和家庭帶來壓力,不利于社會穩定。雖然現在印度的養老較為穩定,家庭養老仍然是社會的主流,但為減輕日后家庭的負擔,政府應鼓勵社會養老,促進養老事業的發展。中國的養老問題主要是老年人口比重大,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的養老負擔都比較重,在養老制度的設計上也存在諸多問題。中國自古崇尚孝道,印度老齡化負擔雖然不重,但通過兩國的對比學習以促進中國養老保障制度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烏拉爾·沙爾賽開.世界人口展望:人口、資源與環境[J].生態經濟,2017,33(09):2-5.
[2]李超民,史煦光.印度人口老齡化、養老政策及對中國的啟示[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5,16(06):48-54+78.
[3]張樂.印度社會保障體系概述[J].南亞研究季刊,2006(02):112-117+127.
[4]秦永紅,張偉.印度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南亞研究季刊,2011(02):48-55+113.
[5]李振國,譯川.印度 人口老齡化下的機遇[J].博鰲觀察,2013(03):46-48.
作者簡介:遲青青(1997.04.28)女,漢族,河南周口人,本科在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現就讀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