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聰
摘要:隨著地勘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職工心態發生了較大變化,嚴重影響了本單位的轉型發展。為了確保構建單位持續穩定和諧快速發展,本文剖析了心理壓力形成的諸多因素,提出了關于構建心理壓力疏導機制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地勘單位;改革;心理調適
隨著地勘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干部職工產生了擔心、焦慮心理,并影響到隊伍的穩定和發展。要消除不穩定因素,維護和諧穩定大局,就必須做好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梳理職工心理,調適不良心態,引導干部職工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改革,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大局的和諧穩定。
一、事業單位改革的重大意義
習總書記強調,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以及改革發展穩定等五個關系。事業單位改革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以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為目的,以科學分類為基礎,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核心的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公益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服務需求,而不是簡單地減人、減機構、甩包袱,更不是把事業單位搞小變弱。因此我們領導干部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解除廣大事業單位職工的疑慮,充分調動各方面參與改革、支持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達到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這也是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二、職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
(一)職工積極健康的心理分析
一是對上級政策的認同感不斷增強。調查發現,廣大職工對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的成果總體上是滿意的,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擁護的,沒有因為單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而否定改革開放的成果。
二是對單位轉型發展的自信力在增強。隨著改革的深入,廣大職工的思想被激活,心理承受能力在提高,對單位近年來的轉型發展自信力在增強,對自己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也在增強。“拓展市場,轉型發展,開源節流,減員增效”,職工能理解并給予極大的支持。
三是職工就業和擇業觀念不斷改變。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職工對待職業、崗位、編制的認知態度發生了深刻變化,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下崗分流,實施再就業”,大家能客觀地面對現實。并有相當部分職工注重的是人生價值的體現,追求的是自我發展的平臺,競爭意識和自主擇業意識已發生重大變化,崗位變化和社會人群在不同職業間的流動已成為生活常態。
(二)職工思想中的消極傾向
當然,隨著事業單位改革步伐的加快,有部分職工長期積累的情緒得不到合理渲泄,產生了思想波動和心理失衡。一是矛盾心理。改革前夕,在對待改革的態度上,有盼望的,也有害怕的,心態各不相同。在利益分配上,有厭惡“大鍋飯”的,也有擔心因打碎“大鍋飯”而承擔風險的。在用工上,有想參與競爭的,又有怕在改革競爭中被淘汰的。他們擔心以前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心理優越感和安全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風險和壓力。二是失衡心理。面臨新舊體制的變化,部分職工出現了心理“落差”和失衡。有人認為改革是以犧牲職工利益為代價,在制定政策措施時忽視了原單位的歷史和職工利益,特別是部分中年職工認為自己把青春奉獻給了地勘事業,現在要改革了,知識結構沒有及時更新,市場經驗不足,認為付出的改革成本偏高。這也是造成職工心理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三是自卑心理。原地勘行業因國家政策傾斜,職工有較強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但隨著改革的深入,行業優勢已不復存在,收入大不如前,自卑心理相當嚴重。“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沒工作找單位,有困難找領導,要政策找上級,總認為一入地勘單位的門,那就得管他一輩子。
三、職工不良心態的調適
職工不良心態的形成,可以說是改革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反應,但如果不能得到正確調適,那將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積淀為單位發展的阻力,進而影響單位的穩定大局。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心理調適,排除職工心理障礙,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一是進行文化整合。面對改革攻堅、經濟關系、利益關系調整中出現的下崗、失業、分配差距拉大等現實問題,一些職工在分辨先進與落后、主流與分支、正確與謬誤中產生了許多模糊認識,產生了許多心理矛盾,要消除這些矛盾心理,就必須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對職工心理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使職工思想、心理和行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響,這就是文化整合的過程。只有加強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在職工心理調適過程中的影響、同化和整合作用,才能使職工開闊視野、順應趨勢、調整心態、更新觀念,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單位的改革與經濟發展的中來。
二是注重自我調控。職工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思想反映,都可以從他們所從事的各種具體活動中找到依據。因此,我們要不斷研究職工思想變化的規律性,引導他們進行心理的自我調控。調適理智性心理矛盾。通過積極有效的學習和活動抑制職工的消極情緒、情感,保持和調動職工對工作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工作,工作主動。調適情感性心理障礙的。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引導職工情感的適度宣泄和放松,讓他們有張有弛,生活樂觀開朗,保持良好的心境。調適意志性心理障礙。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和完善個性心理。
三是優化工作環境。職工心理不僅會受理想、需要、動機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還會受社會、工作以及家庭等環境的影響。不同的環境對職工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良好的工作環境會使職工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反之就會產生消極心理。正確的輿論、良好的風氣、規范的制度可規范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當然公正廉潔的領導,有力的領導班子,也可以使職工同志團結奮進、正氣上升、人際關系和諧。
四是發揮輿論導向作用。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會發生變化,如果不正確引導,勢必會激化心理矛盾。對職工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給予正確引導,特別是對熱點、疑點和焦點問題進行解難釋疑,可以統一思想,增進共識,凝聚人心,創造一種理通氣順的外部工作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