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功修

“幸福不會從天降。”51歲的產業工人王瓊芝一直堅持這樣的信條,她說,好日子要靠自己親手創造。
王瓊芝是云南祥云圣龍農業莊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龍莊園)的一名普通職工,是祥云縣劉廠鎮劉廠社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進入圣龍莊園上班,她和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說起圣龍莊園,很多當地人都十分熟悉。它位于劉廠社區的小灣子,由于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圣龍莊園可以說是讓來者驚嘆,離者留戀。它是云南省確定的首批現代農業莊園,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滇西地區首獲全球GAP認證農業規范化企業。
王瓊芝家有4口人,2.68畝土地。大兒子楊東福從部隊退伍后在江蘇省常州市今創集團做繪圖員,小兒子楊建宏在云南機電學院上學,丈夫楊自宇自從2006年患病后一直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并需長期服藥治療,家庭的重擔就這樣全部壓在王瓊芝身上。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2014年是她家最難熬的一年。王瓊芝說:“當時,家里入不敷出,丈夫須經常看病,大兒子在部隊服役,小兒子上高中。幾乎能借錢的親戚和朋友,都成了我家的債主。”
面對生活的無奈,王瓊芝咬緊牙關,除完成家務外,還到家附近的企業打零工,用微博的收入來維持生計。
2016年初,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王瓊芝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和各級部門一系列扶貧措施的推動下,她家建蓋了新房,居住條件得到改善。隨后,王瓊芝通過當地黨組織推薦,到圣龍莊園上班,工作一段時間后,靠著踏實肯干的精神,王瓊芝和圣龍莊園簽訂了“勞務合同”。
莊園為他們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邀請云南開放大學在莊園設立辦學點,定期對職工進行綠色蔬菜種植、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培訓。2017年初,王瓊芝的丈夫楊自宇病情有所好轉,圣龍莊園考慮到他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將她丈夫吸納進莊園,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讓夫妻倆在一起上班相互間有個照應。
圣龍莊園三片區經理楊學康,既是王瓊芝的師傅,也是她的領導,他滿是感慨地說:“王瓊芝每天上午8點不到就來到莊園投入工作,基本上是最早到崗最晚離開的”。
雖然圣龍莊園里的工作都是他們原來熟悉的農業活計,但現在王瓊芝干的身份是農業產業工人。王瓊芝踏實肯干,她學習和掌握了蔬菜規范種植技術,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非常注重給自己“充電”,主動學習新事物,基本掌握電腦操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王瓊芝還用自己的經驗,積極參與一些技術改進。對于技能,王瓊芝從不吝嗇,主動把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同事,尤其是新入職的同事;她經常會在空隙時間,給大家示范蔬菜種植操作要領,分享多年來摸索出的經驗。
談起自己的成績,王瓊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說:“我只是憑借自己的工作經驗做了一些適當的技術創新,盡力為莊園創造效益”。隨著環境的改變,家庭生活的日趨好轉,王瓊芝家庭負擔逐步減輕,現在,夫妻倆每人每個月有工資2000多元,每年還有土地流轉費3184元,除正常開支外,還有結余,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
面對土地流轉后成為產業技術工人的全新生活,往日的笑容,重新綻放在她的臉上,王瓊芝說:“我們家4口人,就有3個是技術工人。幸福不會從天降,技能是我們產業工人的本錢,認認真真地干,行行都會出狀元。感謝這些年來,那么多人幫助我們,圣龍莊園為我們提供就業平臺,鋪設了致富道路,今后,我們更要踏踏實實在莊園上班,相信以后的生活會比現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