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京

雞蛋,簡直是最物美價廉的食物了。營養好、價格親民,怎么做都好吃!
不過,關于雞蛋的提問一直都不少:
一天到底要吃幾個?全熟蛋和溏心蛋哪個好?土雞蛋更有營養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個清楚!
不吃雞蛋,怕膽固醇高!
由于蛋黃中的膽固醇不少,長久以來,很多人都不敢吃雞蛋。
但其實,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吃雞蛋導致高膽固醇”是站不住腳的。人體有一套自身調節膽固醇的途徑,并不是“吃得多,血液里就多”。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已經刪去了膽固醇的限量,建議大家每天都吃 1 個蛋,吃蛋不丟棄蛋黃。
如果你愛吃雞蛋,身體也健康,偶爾一天吃上兩三個,不會有什么問題。
但如果是高血脂癥患者,身體代謝膽固醇的能力不足,就需要限制飲食,大快朵頤之前先咨詢一下醫生。

蛋黃完全凝固的全熟蛋和蛋黃流心的溏心蛋,到底哪個好?
這個問題一分為三地看——
1.營養上:打成平手
全熟蛋有利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溏心蛋保留了更多維生素,可謂是各有所長,差別不大。
2.安全上:全熟蛋勝出
溏心蛋的蛋黃仍是半液體狀,說明沒有完全達到殺菌的溫度(71℃)。如果正好碰上了被污染的雞蛋,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3.口感上:你說了算
就像豆腐腦的咸甜之爭,你覺得好吃,才是真好吃。
當然,有風險并不意味著“一定不能吃”。如果你是溏心黨,最好在大型超市購買質量合格、保存妥當的雞蛋,細菌感染的風險更小一些。
雞蛋和豆漿這一對算是“食物相克”界的元老了。
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的營養吸收。
這種說法看上去還挺科學,但其實我們都是喝煮熟后的豆漿,胰蛋白酶抑制物早就在煮豆漿的過程中失活了,并不能再抑制蛋白質的消化了。
所以放心啦,早餐喝豆漿時,請任意搭配白煮蛋、茶葉蛋、荷包蛋,完全不用擔心。
不過,注意啦,豆漿沖生雞蛋除外,雞蛋沖不熟的!

因為帶上“土”字,土雞蛋常常被認為是“更美味”“更營養”“更安全”。
但真相是:土雞蛋價格更高,容易被仿冒,在安全和營養方面卻不一定更好。
1.營養上:差別很小
從營養上來說,來自《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告訴我們:
相比洋雞蛋,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等略高;脂肪、維生素A、煙酸等略低。
而且,土雞蛋和洋雞蛋的這種營養上的差異非常小,可能還比不上不同洋雞蛋之間的差別。
2.味道上:大部分人覺得土雞蛋更好吃
這可能是因為土雞在環境中吃蟲子、雞食,會有一些脂溶性的味道成分轉移到雞蛋中,讓土雞蛋有了不一樣的風味。
如果你覺得土雞蛋好吃,當然可以買;但如果只是為了所謂的“營養好”,真心沒必要。
3.安全性上:土雞蛋更易受感染
土雞比起正規現代化養殖廠里的養殖雞,更容易受感染。特別是所謂的農家土雞蛋,就不要拿來做溏心蛋了。
4.紅皮雞蛋更有營養?
并不靠譜!蛋殼的顏色是由雞的基因決定的,營養差異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