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來到這所學校上的第一堂課。課間,我向坐在最后一排的高個男生提問:“請你說一說‘加法結合律’的公式。”那個男生刷地站了起來,大聲回答:“(a+b)+c=a+(b+c)。”
“坐下。”我對那位男生做了一個坐下的手勢。沒想到那個男生并沒有坐下,而是身子站得筆直地對我說:“老師,請您表揚我!”我心里感到一陣好笑,這么簡單的問題也值得求表揚。但看他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我只好不情愿地說:“回答正確,很好,請坐。”那位男生聽了我的表揚,臉上馬上漾出笑容,心滿意足地坐下了。
自那以后,我開始關注這個有點幼稚可笑的男生。他叫李某某,各科成績都很差,每次考試都是全班倒數幾名。同時我也發現,李某某在我的課堂上特別活躍,總是踴躍地舉手回答問題。因為知道了他的“特點”,所以每次他回答對了問題,我都會例行公事地表揚他幾句。就這樣,我和李某某的“表揚與被表揚游戲”,一直持續到了期中考試。

李某某期中考試的數學成績,讓我們所有老師大吃一驚:81分!這是他上學以來史無前例的好成績,他各科成績從來就沒有考及格過。以致于同年組的其他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問我是否給他實施了某種魔法,讓一個在他們看來幾近無可救藥的學生,數學成績從二三十分一下躍升到了八十多分。
我被問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確實沒對李某某做過什么特別的啊,更甭提施什么魔法了。其他科目老師都不信,如果不對李某某做過點什么特別的,他的變化怎么會如此之大?為什么獨獨數學成績突飛猛進,而別的科目成績仍在原地踏步地落后呢?我也對李某某的成績感到不可思議,但我真的無法回答他們。
那幾天,我一直都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李某某在數學方面有如此巨變呢?每天晚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都在想他課堂上的表現,從我教他的第一堂課開始想起,像在腦海里過電影似的。漸漸地,我找到了答案。答案其實很簡單——表揚。從李某某上第一堂課強行要求我表揚他之后,他就越來越喜歡回答我的提問了,幾近到了癡迷的程度,回答正確率也越來越高。我想,他為了能得到我的表揚,他在課下做了一番預習、下了一番苦功。也正因如此,他的數學成績才會在短短的半學期內有如此跨越的表現。
我的推測也得到了李某某的親口證實。他對我說: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別的老師總是看他不順眼,挑他毛病,動不動就訓他或者找家長告狀。而我和他們都不一樣,在我的第一堂課上,我并沒有因他的“無理取鬧”而訓斥他,更沒有找家長告狀,以后還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他,即使是非常“小兒科”的問題,只要他答對了,我就表揚他。所以,為了能讓這種榮譽感和滿足感繼續,他每天都在課下預習數學功課……我把李某某的話講給其他科目老師聽,他們聽后都低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得體的稱贊能讓自己陶醉兩個月。由衷的贊美,是人生中最令對方溫暖卻最不令自己破費的禮物。”老師們,請不要吝嗇你們贊美的語言、你們的溫情和愛,把贊美和愛悉數傳遞給你親愛的學生們。如果你今天給他們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他們明天就會回報給你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