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珍,宋躍飛
(山西省中醫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腎臟損害或腎小球濾過率(eGFR)持續低于60 mL/(min·1.73 m2)至少3個月。CKD 3~4期患者eGFR為15~59 mL/(min·1.73 m2),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會迅速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目前,治療CKD的方法包括口服藥物[1]、針劑注射[2]、穴位貼敷[3]、中醫灌腸[4]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筆者采用二參益氣補腎膠囊聯合腎康栓綜合治療CKD 3~4期患者,從證候、實驗室指標等評價其臨床療效,以期能為中醫治療CKD提供新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山西省中醫院腎病二科就診治療的CKD 3~4期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21~78歲,平均(46.85±12.14)歲。入組患者eGFR均以CKD簡化MDRD公式計算。診斷參照2003年《慢性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及療效標準專題討論紀要》對CKD的診斷。將納入臨床觀察的CK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低優質蛋白飲食指導,控制血壓、血糖,糾正貧血,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2.1 對照組 在基礎治療同時口服二參益氣補腎膠囊(山西省中醫院東山制劑室,批準文號晉AZ20080194,0.5 g/粒),每次4粒,每日3次。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腎康栓(西安世紀盛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482,3 g/粒),每晚入睡前直腸給藥2粒。兩組均連續治療60 d。
3.1 觀察指標 ①實驗室檢查:清晨空腹抽血化驗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紅蛋白(HGB)、eGFR。②中醫證候觀察:包括倦怠乏力、腰酸腰痛、頭暈、口干口苦、食少納呆、惡心嘔吐、水腫、失眠、大便干結、夜尿清長、肢體困重;臨床按無、輕、中、重4級進行評分。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顯效:SCr降低≥20%;臨床證候積分減少率≥60%;有效:SCr降低≥10%;臨床證候積分減少率≥30%;穩定:SCr無增加,或降低<10%;臨床證候積分減少率<30%;無效:血肌酐增加;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3.4 結果
(1)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UN、SCr均顯著降低(P<0.05),eGFR均顯著升高(P<0.05),HGB較治療前輕度升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腎臟病觀察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顯著降低(P<0.01),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腎臟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81.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5.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慢性腎臟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4)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中僅1例患者出現輕度腹痛、腹瀉,次數每日3次以上,給予雙側足三里穴艾灸治療后癥狀改善,仍然完成了2個月的治療。對照組未見不良反應發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CKD 3~4期的患者,eGFR已經下降50%,出現腎小球細胞硬化/腎臟纖維化以及酸中毒、鈣磷代謝紊亂、貧血等一系列癥狀,若不加控制會迅速發展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治療。所以必須積極治療,延緩腎功能損害的進展。中醫藥治療CKD優勢為通過整體觀念、辨證施治,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中醫認為CKD屬于“關格”“虛勞”等范疇,其主要病機為虛、濁、瘀、毒,三焦氣化失權,濕濁瘀阻,病本在腎,涉及五臟六腑,表現為陰陽失調、虛實錯雜,治療上需要扶正和祛邪相結合[5-6]。
二參益氣補腎膠囊主要成分為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及丹參。西洋參益氣養陰,清熱生津,可以促進蛋白合成,提高CKD患者機體免疫力,促進血紅蛋白合成,增強心肌活動力;冬蟲夏草補益肺腎,可減少尿蛋白排泄,降尿酸,有效防止腎間質纖維化,延緩腎臟病進展;靈芝理諸虛百損,可改善CKD患者微炎癥狀態。腎康栓主要成分為大黃、黃芪、丹參及紅花。大黃可以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及抑制炎癥因子釋放;黃芪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加腎小球濾過,降低蛋白尿;丹參和紅花可擴張腎臟微小動脈,改善毛細血管供血狀態,改善高凝狀態。4種藥物同用,攻補兼施,可以明顯改善CKD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效延緩腎功能進展。
綜上所述,二參益氣補腎膠囊聯合腎康栓治療CKD 3~4期療效可靠,安全方便,值得推廣。但本臨床觀察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患者病例數不足,臨床觀察時間較短。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增加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建立更加完善的隨訪機制,對二參益氣補腎膠囊聯合腎康栓治療的療效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
[1]申子龍,王世東.呂仁和教授治療慢性腎臟病經驗[J].天津中醫藥,2014,31(7):399-402.
[2]李金芳,楊洪濤.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7,21(3):10-12.
[3]王鋼,鄒燕勤,孫偉,等.腎衰藥方外敷穴位治療8例尿毒癥報告[J].中醫雜志,1989(11):42.
[4]王嵐,王小琴.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衰竭的Meta分析[J].安徽醫藥,2015,19(12):2389-2392.
[5]鄧躍毅,楊洪濤,孫偉,等.慢性腎臟病主要證型的中醫辨證與治療[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3,2(5):228-231.
[6]周恩超,王鋼.論慢性腎衰“毒”的來源與產生[J].國醫論壇,2006,2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