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保才
(河南省焦作市中醫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指由于腰椎間盤髓核突出壓迫其周圍神經組織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如下肢放射痛、腰疼等。臨床統計表明,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是骨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1]。本病一般具有較長的病程,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困擾。筆者采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能較好改善癥狀,有效緩解疼痛,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焦作市中醫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20~65歲,平均(43.0±14.0)歲。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7~67歲,平均(44.0±1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納入患者均按《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患者下腰部疼痛且放射性導向下肢,急性腰扭傷期,腰椎處有壓痛點,加強和抬腿直立試驗呈陽性,CT顯示腰椎間盤突出。
1.3 排除標準 已出現馬尾神經麻痹導致大小便失禁者;精神性疾病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孕婦;暈灸者;剔除不接受實驗者。
2.1 對照組 予以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柴胡15 g,天花粉20 g,當歸15 g,紅花10 g,桃仁10 g,生大黃6 g(后下),炮甲珠6 g。氣虛者加生黃芪30 g;寒濕者加防己10 g,炮附片10 g(先煎);嚴重疼痛者加延胡索15 g;便秘者加柏子仁15 g;陰虛者加枸杞子20 g;陽虛者加鎖陽15 g。加水300 mL煎煮,煎至200 mL,根據患者情況加減服用,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7 d為1個療程,共服用3個療程。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中醫骨傷手法治療。①采用放松法放松患者腰背、臀部產生痙攣的肌肉。患者取俯臥位,露出腰部,在患者腰部涂抹一些麻油,用手掌進行推拿,促進患者血液循環,使局部發熱。之后單掌按揉患者腰部、臀部及腿部兩側,由上向下反復進行5~8次。②采用復位手法拉寬患者腰椎間隙,促進突出物快速回納或者改變突出物和神經根之間的關系。患者取俯臥位,露出腰部,在患者胸部、前胯各墊一高枕,保持患者腰部懸空,醫生立于患者下肢右側,沿著患者脊椎,用雙手從中間向兩側由上而下推拿,保證力道深厚、平穩,推拿次數8~10次。然后囑咐患者雙手抓住床邊,讓助手用手拉患者下肢,醫生用右肘肘尖按壓患者脊椎突出位置,在助手的配合下,用自身重量按壓1 min。③用手指按壓患者背部兩側大腸俞、腎俞、昆侖、委中、承山及腰部阿是穴,然后用肘尖點壓患者環跳、承扶。④患者取仰臥位,被動抬高腿,拔伸、牽引下肢,協助患者進行關節活動,每日1次,每次15 min。7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3.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顯效:腰腿疼痛癥狀部分消失,按壓時沒有明顯疼痛感,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機體功能恢復良好;有效:腰腿疼痛癥狀明顯減輕,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機體功能明顯改善;無效:腰腿疼痛癥狀沒有變化,甚至加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機體功能沒有恢復。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2 結果
(1)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有效率為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χ2=4.666,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有效率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癥狀緩解和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腰腿疼痛緩解和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癥狀緩解和消失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比較多發的骨科病證。本病的發病原因為腰椎間盤產生退行性改變、外傷和勞損等,導致椎間盤的基本支架膠原纖維發生改變,從而出現破裂引發病證[3]。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由經絡不調、氣血瘀滯、筋骨退化、血脈不暢引起,因此治療以活血化瘀、調理血脈為主。
本研究應用復元活血湯加減結合中醫骨傷手法推拿按摩治療。復元活血湯出自《醫學發明》,方中大黃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調氣,活絡通痹,平肝止痛;桃仁、紅花活血祛瘀,通經活絡;炮甲珠破血逐瘀;天花粉生津潤燥,清熱涼血;當歸活血補血,止痛。上述藥物聯合應用,具有通經活絡和舒肝止痛等作用。中醫骨傷手法按摩治療,是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方式,可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解痙止痛。
綜上所述,應用復元活血湯加減聯合中醫骨傷手法推拿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在短時間內有效緩解患者腰腿疼痛癥狀,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1]高國勇,陳廖斌,鎮萬新,等.經皮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2,35(5):423-42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
[3]衛奇.中藥獨活寄生湯聯用穴位貼敷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5(S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