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歡歡,周新華,郭寶芝
(河南省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病,女性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發病,特別是20~50歲的女性。卵巢囊腫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白帶異常、月經不調以及腹部疼痛等,若沒有及時對癥治療,病情持續發展,嚴重者會致不孕、難產等。以往臨床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卵巢囊腫,但效果不佳[1]。腹腔鏡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先進微創技術,術者可以在可視下進行手術,從而避免盲目操作,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創傷較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手術安全性。本研究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入院而且病例資料完整的卵巢囊腫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意愿以及實際病情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22~45歲,平均(27.12±2.74)歲;對照組年齡23~46歲,平均(27.52±2.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手術前均給予導尿管留置、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開腹手術[2]。麻醉后,術者將患者囊腫剝離切除,然后縫合,留置導管,手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
2.2 觀察組 給予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3]。臍周圍切開1 cm切口,人工制造氣腹后置入腹腔鏡;穿刺下腹兩側,植入5 mm的穿刺套管;通過腹腔鏡仔細探查盆腔情況,并電灼囊腫表面膜,開一個小裂口,行瘤體剝除分離;瘤體剝除分離后,可吸收腸線縫合卵巢組織;拔除穿刺針套管,人工制造氣腹解除后縫合。
3.1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各項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下床時間等);術后持續觀察跟蹤2個月,記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2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2 結果
(1)臨床治療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下床時間等臨床治療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卵巢囊腫患者臨床治療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均無蒂扭轉、腹膜廣泛粘連或破裂。觀察組1例感染,不良反應率為2.00%;對照組2例感染,不良反應率為4.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女性婦科炎癥及機體內分泌失調,與卵巢囊腫的形成關系密切。因此,應及早檢查診斷,及早對癥治療。以往臨床多采取開腹手術治療卵巢囊腫,但開腹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大,手術時間較長,患者術后亦有很多不良反應發生,臨床效果不佳[4]。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廣泛應用于婦科手術,如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術者可以在腹腔鏡下仔細、清晰、全方位地觀察腹腔內情況,手術時不需要牽動腹腔的臟器,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傷。術者手術操作是在封閉的可視系統下進行,手術安全性更好,操作更精準,可有效減少感染的發生。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后不會有瘢痕,患者術后無傷口創傷以及巨大疼痛[5]。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手術后排氣時間以及手術后下床時間明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效果明顯;手術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復發情況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臨床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次研究對象少有關,因此還需要以大樣本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患者的療效比常規開腹手術治療效果更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少,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1]翁曉菁.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囊腫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9):3704-3705.
[2]李曉榮.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不同止血方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7):109-110.
[3]強萍,楊婷婷.為行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卵巢囊腫患者應用垂體后葉素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2):38-40.
[4]袁維,蘇春芳,康林,等.連續性護理對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手術后妊娠和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11):1390-1393.
[5]陳瑩.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在卵巢囊腫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