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他律師出身,干過投行,當過副部長,在重大決策前不投反對票,被稱為“好好先生”。
美聯儲確定了新掌門人——杰羅姆·鮑威爾。這一人事變動打破了美聯儲主席黨派歸屬上的慣例,具有強烈的“特朗普色彩”。

一直以來,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世界市場的波動與走向,美聯儲的掌門人更是被稱為美國總統外最有權勢的人物。為了維持美國傾向政策連貫與金融市場穩定,近30年來,新上任的總統都會繼續任用前屆政府任命的美聯儲主席,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就曾歷經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4任總統。
然而,早在上臺不到10個月,特朗普就急不可待地提名共和黨人鮑威爾換掉民主黨出身的美聯儲主席耶倫,如今終于如愿以償。
鮑威爾何許人也?外界談論較多的一點是,自2012年當選美聯儲理事以來,鮑威爾在40多次投票中,竟然沒有一次對大政方針提出異議。在美聯儲工作期間,他表現得謹慎、低調。目前華爾街普遍視他為維持當前利率政策的“好好先生”。
人們對鮑威爾的關注點還在于他成為30年來首位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美聯儲主席。然而,既然一位一天執政經驗都沒有的特朗普都可以當美國總統,那么沒有經濟學博士學位又算什么?在更深層次上,這也反映了鮑威爾和特朗普都具有善于突破常俗的一面。更何況,從鮑威爾的覆歷來看,他豐富的工作經驗或許足以彌補缺憾。
鮑威爾出生在華盛頓,父親是一名律師,外祖父曾任天主教大學哥倫布法學院院長,家庭環境屬于比較傳統的上層社會。他先后從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獲得本科學位,在喬治城大學獲法律博士學位,當了3年執業律師。1984年,31歲的鮑威爾突然改行當了金融家。他加入迪龍里德投資銀行,負責并購等業務,并一路“開掛”,升任至副總裁。
1990年,鮑威爾碰上了好機會。其所在迪龍里德投資銀行的董事長布雷迪被老布什選中擔任美國財長,于是鮑威爾也進入白宮,先后在財政部任助理部長和副部長。其間,鮑威爾做了兩件至今仍被津津樂道的事:一是參與了對華爾街著名投行所羅門兄弟公司提交虛假客戶報價的調查;二是促成了巴菲特成為所羅門主席的談判。
當時美國財政部規定單個機構競標單個國債時申購比例不能超過35%,但所羅門兄弟公司多次私自假冒客戶名義參加國債競標,通過大量收集國債操縱市場,進行逼空來謀取私利。最終,美國聯邦政府向所羅門兄弟公司開出高達20億美元的罰單,并禁止該公司繼續參與交易政府證券。
鮑威爾認為,盡管所羅門兄弟公司行為不當,但美國國債市場總體上運轉良好。假如該公司因制裁破產,整個金融市場將會受到重創。為了拯救這家深陷丑聞而遭遇“滑鐵盧”的公司,鮑威爾積極斡旋。他提出,如果“股神”巴菲特入主公司,作為交換,所羅門公司的賬戶禁令將被解除,但客戶賬戶的禁令仍然不能被解除。
這一提議得到巴菲特的首肯。于是,巴菲特成了這家公司的主席,挽救了所羅門。這一事跡成為鮑威爾政壇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3年,鮑威爾中止財政部生涯,重回金融界。他出任信孚銀行執行總裁,但只任職了兩年。接下來的8年時間,鮑威爾成為凱雷集團公司的合伙人。這成為鮑威爾財富積累的一個重要階段。最新報告稱,鮑威爾的凈財富在1970萬至5500萬美元之間,是有史以來最富有的美聯儲主席。
2011年11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鮑威爾和斯特恩為美聯儲理事。奧巴馬這一招有著特殊的考慮:斯特恩為民主黨人,在共和黨掌控的國會中,他對斯特恩的任命曾遭否決,因此只能連同鮑威爾一同打包任命。這也是自1988年以來美國總統首次讓一名反對黨人士出任美聯儲理事。2014年6月他宣誓連任,任期至2028年1月。
如今,出任美聯儲主席新職的鮑威爾很明白,他的政策主張必須與特朗普踩在一個點上。此外,人們還預期鮑威爾執掌美聯儲后將延續耶倫任內謹慎漸進的加息節奏,繼續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開啟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逐步退出國際金融危機后出臺的超寬松貨幣政策。
(綜合摘編自《南風窗》《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