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35-40萬元,要求60歲以上,愛網購,愛閱讀,有良好溝通能力,有穩(wěn)定的中老年群體圈子,在群體中有較大影響力的廣場舞KOL(意見領域)、社區(qū)居委會成員優(yōu)先。”
“好想一夜變老。”1月17日,一則招聘信息讓無數(shù)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發(fā)出感慨。當日,阿里巴巴集團社會招聘頁,發(fā)出高薪招聘2位60歲以上“廣場舞KOL”的信息。
“年薪35-40萬元,要求60歲以上,愛網購,愛閱讀,有良好溝通能力,有穩(wěn)定的中老年群體圈子,在群體中有較大影響力的廣場舞KOL,社區(qū)居委會成員優(yōu)先。”
淘寶官方信息顯示,招聘信息發(fā)出僅一天,就收到超過1200份簡歷,其中最年長的應聘者已經83歲高齡。為什么曾經備受輿論質疑,處在鄙視鏈下游的廣場舞大爺大媽們,突然就成了阿里尋找的“香餑餑”?
馬云想知道他們怎么花錢
簡單點說,這一次阿里想招聘的是廣場舞大爺大媽中的“扛把子”。這些能說會道的大爺大媽們進入阿里的意義,就是幫阿里了解中老年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從而使自家的產品(服務)在用戶體驗上能夠適應這部分新興用戶群體。
由于老年人的交際圈普遍都比較窄,這也就使得“領袖”的意見非常重要,所以“扛把子”就成為此次招聘的加分項。
業(yè)界一直有這么一句話:“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然而,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進入下半場,PC互聯(lián)網向移動互聯(lián)網大量遷移的第一波人口紅利結束。這一現(xiàn)象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最好的例子就是在電商基礎相對完善的城市,小米、魅族等一眾互聯(lián)網手機品牌增速開始放緩。
與此同時,第二波人口紅利開始出現(xiàn),只不過這次的紅利主體不再是一線城市的精英白領,而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鎮(zhèn)青年”。而OPPO、VIVO以及大量直播和短視頻平臺,則變成這一次人口紅利的最大獲利方。
當三四線城市的青年們被開發(fā)的同時,廣大中老年群體卻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中老年消費群體蘊含的消費能力并不差于年輕人,他們在互聯(lián)網上消費似乎往往比年輕人還要沖動。
《2017年老年人網購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老年人的網絡消費正呈現(xiàn)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2016年,消費產品數(shù)量的增幅高達70%,2017年增幅也達到57%;在消費金額上,2016年前三季度比2015年同期增長79%,2017年前三季度又較2016年同期增長86%。
要先靠KOL養(yǎng)熟市場
會網購、舍得花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競爭激烈的電商平臺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金礦”。
不過,別看大爺大媽們買黃金、買股票甚至還買比特幣理財產品,但事實上,她們的錢沒有想象的那么好賺。
最先敗陣的是一大批廣場舞創(chuàng)業(yè)者。2015年曾被稱為廣場舞元年,一大批創(chuàng)業(yè)公司進入廣場舞領域,他們不約而同地看中了1億廣場舞愛好者。他們有存款、有時間,儼然一個幾千億量級的大金礦。
然而,僅一年時間,幾十家廣場舞APP幾乎全軍覆沒,他們瘋狂燒錢圈用戶,搶奪廣場舞網紅,但最終發(fā)現(xiàn)流量變現(xiàn)這條路走不通,電商、廣告、旅游,沒有一條路能挖到真金。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年人在線上購物時總擔心遇到騙子。比如,年輕人可能會在keep或咕咚上買個運動鞋,但是阿姨會考慮的是這個APP是不是騙人的,東西會不會寄到家。若是只買廣場舞周邊,他們直接找兒女在淘寶就可以解決。
由此可見,想要中老年人愛上網購,就要花力氣去教育這個市場。廣場舞KOL作為城市中老年群體中的代表,具有相當強大的社交和領導教育能力。從這一入口來傳播教育電商消費,阿里無疑是想搶先一步。
或許很快,我們就能看到京東、蘇寧、唯品會、每日優(yōu)鮮等發(fā)出類似的招聘啟事,它們招聘的目標不會僅僅局限于所謂的“廣場舞KOL”,還有老年活動站KOL,棋牌室KOL……更多的50后、60后甚至70后,趕緊準備好。
(王偉薦自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