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 王亞影
【摘 要】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勢頭猛烈,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緩解了就業壓力,同時在調整經濟結構,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融資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并且伴隨著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生活重要性的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越來越突出。本文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入手分析,提出其合理的融資模式選擇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科技、電子化、網絡化的使用,促使近年來我國很多中小企業成立和發展。占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占用的金融資源卻不足20%。所以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影響其發展的制約因素,只有更好的分析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困境。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主要是兩種模式:內源性融資、外源性融資。
(一)內源性融資
內源性融資一般是企業自身的積累或內部集資。由于其靈活性較強,融資成本不高,內源性融資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其資金主要來源于投資人的積累和向親戚朋友的借款或員工內部集資等,資金來源較為有限。所以內源融資僅占融資總額的3%,不僅不能發揮債務杠桿的作用,而且如果投資出現問題,債務發生糾紛等一系列問題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后果,企業也很難再以此方式籌集資金,走出困境的機會較小。而外國發達國家內源性融資都能達到融資額的百分之七八十。
(二)外源性融資
外源性融資即來源于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資本市場獲得的融資,根據籌資者和投資者的關系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
1、直接外源性融資
指通過在金融市場上發行股票或債券獲得資金的方式。股權融資是一種資本融資,投資者更看重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長期經營能力,但由于所投資金不能收回,風險較大,因此股權融資要求的預期收益比銀行要高,因此股權融資的資金成本要高于銀行借款等間接融資方案。我國對公司上市除了要求連續3年贏利之外,還要企業有5000萬的資產規模,因此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很難達到上市發行股票的門檻,所以私募成為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債券融資包括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企業債券又包括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及可轉讓債券。債券融資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融資手段,要求發行的時間必須充分考慮到未來利率的走勢,我國的企業債券要求較低,公司債券相對較高,只有國有獨資、上市公司、兩個國有投資主體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等才有權發行,而中小企業發行債券對資產負債率和資本金都有嚴格限制。所以中小企業也不容易依靠發行債券募集資金。
2、間接外源性融資
是指存在金融中介的資金融通,即來自銀行或非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或債權融資活動。間接外源性融資主要分為銀行貸款、擔保公司擔保貸款、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以及票據貼現融資等幾種方式。
(1)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是一種最為正規的融資方式。由于中小企業的市場淘汰率遠遠高于大中型企業,銀行貸款給中小企業要承擔更大的風險。由于銀行貸款手續繁復,審批時間過長,許多中小企業為求發展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從民間融資。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總額僅占商業銀行貸款的總額的不到5%,而且各類金融機構大多提供的是一些短期貸款,另一方面,由于銀行對抵押物有嚴格要求,不接受股權抵押,機器設備抵押率較低,而大部分中小企業無自由房屋或者土地,因此很難以抵押貸款方式獲得銀行融資。這些資金只能維持中小企業生活性發展,根本無法滿足其生產性發展。
(2)擔保公司擔保貸款。當中小企業不能通過銀行認可的抵押物直接從銀行貸款時,企業就會選擇向專業擔保機構求助,為其在銀行申請的貸款業務提供擔保。通過擔保公司審核通過后,企業繳納一定的擔保費并提供擔保公司可以接受的反擔保措施后,則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起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后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到所有限制,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貸款銀行形成共擔機制。這種擔保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些技術含量高且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進行資金的籌集,但這種擔保體系的風險分散及損失分擔與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還不能完全解決所有中小企業擔保難的問題。
(3)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近年來,我國小額貸款公司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但在現實市場中,小額信貸公司貸款利率偏高,雖然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了利率上限,但在實際操作中,小額貸款公司往往用打擦邊球的方式提高實際利率,基本利率年化都在12%以上,超過銀行貸款的一倍多甚至更多。所以這種貸款大多只能緩解短期資金周轉,而不能解決中小企業企業長期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有些中小企業自身管理不夠嚴格,財務報表編制不規范,有的企業甚至沒有編制報表,總體來說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較高。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與商業銀行放貸不同,不需要企業全額抵押,有時甚至可以接受銀行目前不能抵押的擔保措施,如股權抵押,同時也不會向銀行一樣有一整套風險評級制度對貸款企業進行風險評估,更多地是依靠員工業務經驗來判定貸款是否有風險。
(4)票據貼現融資。票據融資簡便靈活,中小企業可以不受企業規模限制而方便地籌措到資金。持有未到期銀行承兌匯票的中小企業若急需資金,提供銀行承兌匯票和相應的增值稅發票和購銷合同,就可以在銀行辦理票據貼現,利用貼現所得的資金進行生產,從而創造高于貼現息的資金使用收益,目前票據貼現融資是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手段,但是,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不依據貿易背景簽發、承兌商業匯票,違反了貿易背景真實性原則。另外中小企業收到票據時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就不能在銀行進行貼現。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選擇原則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資金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有需求的,企業在生產設備的購置、資本運營和企業的長遠發展上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一般來說,實現企業融資目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一)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
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首要的發展目標就是要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為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要能夠維持企業的正常發展需求,保證企業的發展的資金需求,在企業發展資金困難時能夠及時供給,這是企業融資方式的最首要的原則。
(二)尋找中小企業最佳資本結構
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模式選擇時,必須高度重視融資所帶來的風險,盡可能選擇風險較小的融資方式,有效地規避融資所帶來的風險。中小企業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企業所承受的壓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時,要以最佳融資結構為原則,減少企業承受的風險。
(三)選擇低成本融資
資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對于企業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不能單純地從資金的數量上來考慮,還要綜合考慮融資的成本問題,企業的融資成本必須要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之內,要選擇融資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通過對各種融資方式的對比,選擇融資成本最低、且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
(四)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
資金對于任何企業而言,都是一種稀缺資源,企業都希望夠通過最低的資金投入來換取最大的資金回報,從企業發展的長期角度來考慮,要提高企業的融資競爭力,是企業獲得穩定、可靠的保證。這就要求中小企業不斷的優化其產權結構,轉變企業發展模式,向高新技術領域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提高企業資金的配置力度和回報率,提高企業資金的競爭力,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融資模式選擇的策略
每個企業的發展都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在企業發展的每個階段,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采取適合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使資金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小企業初創階段融資模式的選擇
在中小企業發展的初期,最為缺少的資源就是資金,企業本身的自有資金基本用于生產設備的購置和原材料的采購,這時資金需求較大,融資渠道較窄,所以在這個階段,企業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情況,通過其未來預計償還能力來選擇融資方式。初創期時期的中小企業融資方式要盡量選擇內部融資和外部風險性融資等。內部融資的成本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最低的、同時也是效率最高的,要通過原始資金的積累使企業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維持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的自有資金越多,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通過內部融資可以迅速集合資金。外部風險性融資主要是針對一些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企業具有發展前景,可以通過發行企業的股權,獲得社會資金的支持,擴大企業資金規模,獲得超額收益。
(二)中小企業成長階段融資模式的選擇策略
中小企業在成長階段,各項事業都面臨著蓬勃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一時期所需要的資金需求是最大的,企業的自有資金已所剩無幾,必須通過融資的方式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所以這一階段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可以通過間接上市融資、中小板上市,銀行信貸支持和風險資本的支持來獲得資金,在這一階段的融資之后,企業吸引人才的能力可以明顯增強,使企業發展得更快。但是在多數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申請上市的難度還很大,上市成本相對較高。中小企業也要充分運用我國開設的中小企業板進行上市,在選擇中中小企業板上市時,要進行合理的分析,確定隱形風險,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三)中小企業成熟階段融資模式選擇策略
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資金實力明顯增強,各方面都達到了高速發展的目標。此時,企業通過外部獲取資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但仍需要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企業在成熟階段產品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力,市場份額不斷得到擴大,盈利不斷加大,除彌補一定的資金缺失之外,仍有一定的閑置資金,可將這些閑置資金用于企業的規模擴大化生產上,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模式。這一時期主要依靠債務融資、銀行貸款和證券市場上市融資等融資方式。通過發放債券的方式來獲取資金,比銀行貸款的來源更為穩定,從這一發展角度來看,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可以彌補股票融資和銀行貸款的不足。發放債券主要是長期性的融資需求,如果有短時期的融資需求,就需要通過銀行借款來彌補資金的不足。銀行借款主要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短期借款發放周期在一年左右,長期借款多指五年以上的借款,且利率較低,這樣就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方便,滿足其多種選擇的要求。
四、結論
如今,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分析,找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需遵循的原則,最后給出不同時期融資模式的選擇策略,只有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才能使其更好的發展。
(北京城市學院,北京 100083)
參考文獻:
[1]沈曉晴.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分析[J].中國市場,2015.
[2]梁紅英.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浙江企業,2016,(5).
[3]楊安平.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分析[J].中國商貿,2015.
[4]崔軍.發達國家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中國商貿,2016.
[5]吳詣梅,袁象.中小企業融資新模式—ABCP [J].時代經貿,2017,(19).
[6]高英倫,蔡美玲,楊筱,李夢雨,盛寶蓮.項目融資模式比較研究[J].時代經貿,2016,(12).
[7]潘恬恬.利率自由化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及解決措施[J].時代經貿,2015,(22).
作者簡介:
史明(1976—),女,河北石家莊人,副教授,北京城市學院經濟管理學部教師。
王亞影(1977—),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北京城市學院經濟管理學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