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了長達20個月的編制后,雄安新區的規劃終于落地。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對外發布,標志著雄安新區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份《綱要》對雄安新區未來的空間布局、城市風貌、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交通路網、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安全體系等各個方面,都明確了規劃方向。
為了規避中國不少城市 “攤大餅”發展帶來的“大城市病”問題,雄安新區將采用組團式的空間布局,同時對開發強度、開發規模以及人口密度提出了約束要求。

在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方面,《綱要》提出新區的藍綠空間占比將不低于70%,開發建設用地不超過30%,這確保了新區有充足的生態空間。
而在公共服務方面,新區內部交通路網規劃的一個大原則是“小街區、密路網”。 除了能有效疏解交通之外,還能讓街道從滿足個體交通回歸社會交往。
另外,雄安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擺脫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成為一個內生性的創新城市。在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中國城市發展的樣板,正在從以前對標注重發展速度的深圳,轉向更注重發展質量的雄安。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作為指導新區建設發展的基本依據,《綱要》的公布,意味著新區大的格局、四梁八柱已經敲定,事關雄安發展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已經形成共識。
下一步,雄安新區將以《綱要》為統領,結合建設時序,深化細化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為新區全面建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