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鵬
“現在美國人不賣了,我們只能買自己的(芯片)。”經濟學家、艾豐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艾豐日前表示,此次美國對中興通訊禁售芯片,將倒逼國產芯片研發和應用。“這很可能是中國芯片企業崛起的一次良機。”
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IT企業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七年,引起國內產業界的震動。
艾豐認為,中國企業和政府部門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推動國產芯片的研發和市場應用。他說,過去中國對芯片半導體產業投入了很多資金,做出了一些芯片產品,但因為技術水平不如美國,導致包括中興在內的很多中國企業沒有采用國產芯片。而這一次美國對芯片的禁售,很可能是中國芯片企業崛起,推廣國產芯片應用的一次機會。
“有的時候革命是逼出來的。”艾豐表示,只要假以時日,中國人一定能做出比美國人更好的芯片。
艾豐是在第二屆中國制造創新發展論壇上作出上述表態的。這次論壇的主題是“讓中國制造再次偉大”。
芯片制造技術代表著當今世界微細制造的最高水平,相當于在頭發絲百萬分之一的精度上進行精細操作。芯片產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也是一個國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芯片產業一直是全球高科技國力競爭的戰略必爭制高點。
艾豐提醒說,此次“中興危機”說明,中國制造業在不少關鍵領域還有很多“卡脖子”的技術沒有掌握,必須客觀認識到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在發言中,艾豐還提出,現在中興通訊遇到的問題也是一個質量體系的問題。他說,“中國在芯片制造的體系里面沒有自主權,命門在人家手里攥著。如果這個體系問題不解決,再好的產品也沒有用。”
他認為,從體系的角度來看,目前制造業的創新中心在美國,高端制造在歐洲,中國是中低端制造。
在艾豐看來,當前中國制造升級,最重要的是提升體系質量。他說,“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除了考察單個企業的質量以外,更重要的是從整個體系去考察,必須注重體系質量。”
如何推動中國制造全面升級,成為當天論壇的一個焦點話題。
目前,在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已經有22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知名的100個品牌中,中國只有華為、聯想兩大品牌上榜。
業界認為,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體現了“中國制造”的數量優勢;100強入圍品牌數量僅有兩個,不僅與這種數量優勢不對等,也凸顯中國雖然是制造大國但遠非制造強國,品種結構、產品品質、品牌培育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金碚在發言中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制造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他說,在高速增長階段,中國制造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經濟能夠做強,做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規模,中國制造業的貢獻非常之大。我曾寫過文章說,中國在世界競爭中間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器就是制造業,除了制造業之外,我們其他的行業真是和國外差距很大。”
在金碚看來,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主要是追求性價比。“性能要可以,不是最好,反正能接受,但是價格要低,從而大規模地占領全球市場,這是我們走過的高速增長制造業的基本邏輯。”他說,“現在我們來看,我們在各個領域中間,在統計分類中間200多個分類項目中,世界上唯一能夠做到每一個項目里都有不凡表現的國家唯有中國,也就是中國在幾乎所有門類的分類行業里面已經表現不錯,但表現不錯主要是增長不錯、規模不錯、市場不錯,但是現在客觀地說,質量還不行。”
2015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計劃,推進制造業升級。這也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徐佳賓,參與了中國制造2025有關政策的制定。
他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一個特點就是對外開放合作,“通過自身的偉大帶動世界的偉大,而不是像某些國家、某些輿論講的,僅僅為了中國的偉大”。
徐佳賓說,在這方面,中國的空調企業志高集團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志高控股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營收107.365億,同比增長15.4%;海外市場同比增長9.7%,其中在“一帶一路”國家,志高所占的市場份額為10%左右,也就是說每10臺空調,就有1臺是志高生產的;在歐盟市場累計銷量排名第三;對美國出口量持續三年翻番,2017年更是實現同比增長140%。
相比于其他制造產業,中國企業在全球空調領域內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用空調都來自中國制造。與此同時,以志高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牢牢掌控著國內市場主導型競爭地位的同時,以自主品牌推廣、以技術產品創新不斷地推動著中國空調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認為,中國空調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爭霸產業制高點,中國品牌崛起、外資品牌沒落已經不可逆轉,一反一正、一進一退折射出中國空調產業格局改變,直接影響的是世界空調業發展進程。
素有中國家電業“快刀手”之稱的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在論壇當天表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進化是大勢所趨,志高集團將以“中國制造2025”計劃為契機,扭轉中國空調業大而不強的局面,讓中國制造再次偉大。